干扰素的非注射给药方法
为适应临床需要 干扰素的非注射给药有以下方法
[ 作者:张骁;张韬 来源:中国医药报 发布时间:2004-9-24 责编:沈会香 ]
干扰素(IFN)是一组由机体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广谱抗病毒、抗增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自1992年IFNα被批准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以来,目前IFN仍然被认为是抑制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复制的最佳首选抗病毒药物。根据干扰素的分子结构和抗原性不同,可将IFN分为α、β和γ3型,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目前临床上使用的IFN多为注射剂(静滴、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为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已陆续开发了一些非注射给药新剂型,现简介如下:
片剂干扰素舌下含片,每片含IFN200单位和400单位。由于口腔黏膜部位存在着丰富的干扰素受体,只需少量的干扰素同受体结合,即可将生物活性信号传导到细胞内,继而产生生物效应。本剂型可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对乙肝、丙肝、复发性口炎、艾滋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喷雾剂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两种重组人干扰素喷雾剂(IFNα-2b,口腔喷雾;IFN-ω,鼻喷剂)在SARS高危人群中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用于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
滴鼻剂研究证实,IFNα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细胞内复制,还能改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炎症状。本剂型经鼻黏膜吸收,在细胞间起作用。研究表明,鼻腔给药的药效明显优于肌内给药。INFα治疗甲型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引起的小鼠肺炎,其效果优于利巴韦林。
滴眼剂滴眼剂含人IFNα-1b10微克/毫升,主要用于眼部病毒性疾病的治疗。对单纯性虹膜睫状体的炎症疗效显著,对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腺病毒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也有良好疗效。
膜剂将IFNα制成膜剂,可用于口腔溃疡、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的局部抗病毒治疗。
涂剂干扰素IFNα-2b涂剂,每瓶10毫升,10万单位/毫升,局部外用,一天3次,疗程7天。试验组110例单纯性疱疹患者,经本品治疗后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总疗效也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全身不良反应。
栓剂干扰素栓剂每枚含IFNα6万单位或50万单位,用于治疗宫颈糜烂120例,总有效率达95.8%。轻度糜烂治愈率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糜烂(P<0.01);中度与重度糜烂治愈率比较亦差异显著(P<0.01);单纯型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颗粒型和乳头型(P<0.01)。
凝胶剂干扰素凝胶剂(每支5克,含rhIFN(重组人干扰素)α-2b10万单位/克)主要用于尖锐湿疣、口唇疱疹及生殖器疱疹的治疗,独特的工艺配方可显著提高其透皮吸收率,达到有效的局部治疗浓度。每天4次,连用6周的疗效,痊愈率为40.6%,显效率为64.1%。
下一篇:关注干扰素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