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琅琊榜:肝病学进展Top10
2015年是肝病领域令人瞩目的一年,我们收获了一系列重要指南和研究结果。为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医脉通肝病科的关注和支持,在2016年即将到来之际,小编对2015年关注度较高的肝病进展进行了盘点整理,详情如下:
Top1:2015中国肝病八大指南的发布
2015年10月24-25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1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大会以“快速发展中的肝脏病学”为主题,围绕目前肝病学研究的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全方位展现了肝病学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版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指南》2015更新要点
Top2:2015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年会的召开
2015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年会(AASLD)于11月13-17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会议公布了《2015 AASLD指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该指南重点关注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与疾病筛查、预防和监测等方面及特殊人群的诊断、监测和治疗相关的问题不做详细阐述。
相关阅读:《2015AASLD指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推荐要点
Top3:2015欧洲肝病研究协会年会的召开
2015欧洲肝病研究协会年会(EASL)于4月22-26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会议公布了《2015 EASL推荐建议:丙型肝炎的治疗》。该指南主要是关于直接抗病毒药物的,这些药物可以使大多数丙型肝炎患者得以治愈。指南的制定者们也考虑到了关于复杂疾病患者的治疗、药物较高的费用以及能否获得这样的治疗。
随后,EASL相继公布了《2015 EASL临床实践指南:肝移植》、《2015 EASL临床实践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2015 EASL临床实践指南:肝脏血管疾病》、《2015 EASL-ALEH 无创检查评估肝脏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临床实践指南》一系列指南。
Top4:2015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的召开
2015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APASL)于3月12-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会议期间,WHO正式对外发布了首个乙型肝炎指南,即《2015 WHO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的预防,护理和治疗指南》。
相关阅读:WHO首部乙肝治疗指南:推荐意见摘译
随后,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发布了《2015 APASL亚太临床实践指南:乙型肝炎的管理》。该指南由APASL选定的亚洲专家小组制定,对慢性HBV感染的最佳管理方案做出更新。临床实践指南的证据来源于现有出版文章,若无证据可用,则基于专家的个人经验以及经商议后的选择。
Top5:专家视点
内容:由中国医师协会、北京医师协会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北京感染和肝病论坛于2015年5月15-17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医脉通小编有幸采访到本届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王教授介绍了本届论坛的亮点,分享了慢性乙肝的治疗经验,并对近期发布的APASL新版乙肝指南和WHO乙肝指南做了解读。
内容:第八届北京感染和肝病论坛于2015年5月15-17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医脉通小编有幸采访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段钟平教授。段教授就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如何有效预防HBV再激活、乙肝免疫疗法等临床热点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内容:当前乙肝治疗已进入平台期,如何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使乙肝患者获得国际推荐的最优治疗、增加治疗的可及性,已成为肝病医生肩负的社会责任。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是一名兼具临床医学知识、公共卫生思维和卫生经济学视野的医生,并在近年积极参与国家相关部门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肝炎公共卫生项目和乙肝指南制定,为改善患者治疗的可及性奔走呼吁。
内容:我国目前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是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按此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治愈或者不能耐受该治疗方案。针对HCV生活周期中病毒蛋白靶向特异性治疗的许多小分子化合物得到了迅速发展,提高了抗病毒的疗效。这些药物统一命名为抗HCV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包括非结构蛋白(NS)3/4A蛋白酶抑制剂、NS5A抑制剂和NS5B聚合酶抑制剂等。
内容:第四届京港感染论坛暨感染性疾病诊治提高培训班于2015年11月18-2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19日上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教授做了题为《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要点解读》的精彩报告,医脉通对报告主要内容进行了整理。
内容:南方淋巴瘤论坛抗肿瘤药物安全与毒性管理专家研讨会于11月28日在珠海市横琴湾酒店隆重召开。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崇雨田教授做了题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进展》的精彩报告,介绍了今年APASL、WHO以及我国慢性乙肝指南更新要点,并在治疗目标、评估因素与对应指标、免疫抑制或化疗、治疗终点等方面做出比较,深入解析了慢性乙肝治疗的最新理念。
内容:去年年尾,《肝脏病学》(Hepat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王福生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特别文章(special article),将中国“沉重”的肝病负担全面展示于众:我国仍是乙肝大国,慢性乙肝治疗仍面临治疗不规范、耐药、停药后复发等诸多问题,亟待新的治疗方法来改善这一情况。在此背景下,王福生教授的团队不断探索免疫疗法治疗慢性乙肝,并取得了一系列令国内外瞩目的成果,为疑难肝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现对王福生教授进行专访,在此与广大读者分享。
内容:在2015年巴黎肝炎会上,德国汉堡大学Jorg Petersen教授带来《HBV治疗新进展及展望》的专题讲座,以下为详细内容。
Top6:乙肝治疗新进展
内容:既往研究显示,疫苗治疗能够逆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因此有希望治愈乙型肝炎。近期Martin等人研制了一种新型的腺病毒治疗疫苗TG1050,他们的研究显示在长期感染HBV的小鼠模型中,该疫苗能够诱导产生抗病毒的免疫物质CD8 + T细胞。
内容:目前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有效的控制了慢性HBV感染,但是还不能彻底根除病毒。近期,Ebert和他的同事们发现,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剂(cIAPs)可以预防TNF调控的、被感染的肝细胞凋亡,cIAP拮抗剂有可能通过促进感染细胞的凋亡,从而达到治愈HBV的目的。
内容: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潜在治愈方法,将一种抗病毒药物与美国制药公司TetraLogic Pharmaceuticals研发的抗癌药物birinapant组合到了一起,在临床前模型中能100%成功消除了感染。
内容:最新研究数据显示,对于经治患者及未治患者,Arrowhead公司的药物,ARC-520,能攻克各种HBV成分,并能减少一个HBV重要致病蛋白达90%以上。这些发现促使我们不仅着眼于将ARC-520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以实现功能性治愈,而且尤其要注重未治患者。
内容:核苷(酸)类药物为HBV聚合酶的逆转录酶抑制剂,在人体内磷酸化后,与自然底物三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ATP)竞争结合到病毒的DNA链上,终止HBV DNA链的延伸,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目前临床常用的有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恩替卡韦(ETV)、替比夫定(LdT)和替诺福韦酯(TDF)。
Top7:丙肝治疗新进展
内容: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拒绝了吉利德科技公司Sovaldi (索非布韦)专利申请,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中国此次罕见拒绝吉利德丙肝药物Sovaldi的前药专利申请,可能会鼓励其他国家步其后尘,从而在处理这一充满争议的药品专利保护方面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内容:肝脏疾病是感染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患者的首要死因。合并感染HIV-1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加速了HCV相关肝脏疾病的进程,并且很普遍。在丙肝的疾病进程中感染HIV-1的影响有所减低,但是HIV-1不能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消除。本文是有关新药达卡他韦和雷迪帕韦分别与索菲布韦联合用药治疗HCV-HIV合并感染的两项研究。
内容:随着新的口服药物的批准,2014年HCV的治疗标准进行了多次调整。这些药物简化了治疗计划,增加了患者长期持续病毒学缓解和治愈的可能性。增加了新的HCV治疗方案以后,有可能会有更多的患者得到他们需要的治疗。尽管还存在其他的治疗阻碍,但是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过去都有所提高。如果继续出现研究和创新的治疗方案,HCV的治疗阻碍会继续减少。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的HCV患者都能接受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本文主要对治疗丙型肝炎新药Paritaprevir/Ritonavir/Ombitasvir联合Dasabuvir(Viekira Pak™)做全面梳理。
治疗丙型肝炎新药:Ledipasvir/Sofosbuvir
内容:1989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首次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时光飞逝,随着丙型肝炎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更新以及新一代DAA药物的出现,治愈丙型肝炎不再遥不可及。本文主要介绍丙型肝炎患者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并对抗丙肝新药Ledipasvir/Sofosbuvir做全面梳理。
内容:在柳叶刀感染疾病杂志中,Masashi Mizokami和他的同事们报道了一个3期试验的结果,该试验评估了341位基因型为1型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日本患者应用不含干扰素的、全口服的、直接抗丙型肝炎病毒的联合方案——sofosbuvir和ledipasvir方案(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利巴韦林治疗12周的安全性和疗效。
Top8:其他肝病进展汇总
内容:肝性脑病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一系列的神经精神异常,会增加死亡率,尤其是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而言。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取决于相关脏器衰竭的数量和类型。的确,在肝硬化和肝性脑病的患者中,不仅其他器官衰竭的发生会增加死亡率,而且多器官功能紊乱的患者出现肝性脑病也会增加死亡的风险。
内容:近期发表在《Curr Opin Gastroenterol》的一篇综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治疗进展做了总结。本文介绍其中几种在临床前期显示出较强疗效的试验药物和有希望用于靶向治疗的药物。
内容: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以引发慢性感染,从而导致进行性肝病和肝硬化。已有个别案例显示,使用利巴韦林或聚乙二醇干扰素α可以清除病毒。本篇系统回顾评估了慢戊肝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Top9:临床点滴汇总
内容:肝脏生化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主要包括ALT、AST、总蛋白、白蛋白(Alb)、球蛋白、TBil和DBil等指标。近年来肝脏生化检查又新增了一些项目,如铁蛋白、前白蛋白(prealbumin,PA)、透明质酸(HA)等。各检测指标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可以将其分为四类:肝细胞损伤标志物、胆红素代谢标志物、肝脏合成功能标志物以及肝纤维化相关血清指标。通过对这些检查指标的分析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以及严重程度,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Top10:中医治疗方向
内容:近年来循证医学在中医肝病领域广泛普及,增进了业内外交流与共识,中医的论文、成果、人才已经走出国门。中医肝病领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的医教研项目,以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体系为标准,疗效取得了高级别证据。目前,已将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系统药理学等用于中医药科研,探究辨证论治的物质基础和靶位,形成中医治疗肝病现代化临床、科研格局。
下一篇:百亿美元乙肝市场“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