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者找到乙肝治疗新方法

 早报记者 韩晓蓉 通讯员 孙国根

  复旦大学近日发布最新消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袁正宏研究员率领课题组李建华博士等,历经4年多潜心研究和探索,终于找到用于治疗肝炎的药物“干扰素-a”通过促使细胞分泌的“外体”所携带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蛋白和核酸等分子,在细胞间传递后发挥抗病毒作用的新机制。该发现对开发治疗慢性乙肝和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新药有重大意义,该成果7月7日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免疫学》上。

  据悉,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而其中“干扰素-a”是国际权威组织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最早批准的用于治疗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尽管医学界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发现和证实了“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但它究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仍有许多不解之谜。“外体”是一种由细胞主动分泌出的大小介于30至100纳米间的微囊结构,它在细胞间的通信中有重要作用,参与了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外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促进肿瘤生长或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但“外体”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到底有何作用,迄今未有研究结果。

  袁正宏课题组研究发现,在肝脏中,肝非实质细胞中的主要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竟会分泌“外体”,并且在“干扰素-a”诱导下,分泌出的“外体”通过特定的方式转运到易受到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内后,会冲锋陷阵拼命抵抗或清除乙肝病毒感染。

  为进一步探索其中奥秘,袁正宏课题组综合运用蛋白印迹、生物芯片和核酸定量等方法发现,原来经“干扰素-a” 诱导细胞所分泌的“外体”中,包括蛋白和核酸都富含多种抗病毒成分。随后他们发现,经“干扰素-a”处理的肝非实质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所分泌出的“外体” 除可抑制乙肝病毒外,还具有抵抗丙肝病毒、鼠肝炎病毒和腺病毒复制、侵袭的本领。

  袁正宏课题组已将有关“干扰素-a”处理细胞分泌“外体”用于抗病毒治疗的工作申请了国家专利。

上一篇:汉族人乙肝病毒感染新易感基因发现
下一篇:肝切除术与合并癌栓患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