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乙肝病毒抗原存在变异株

  据健康报 (记者钱海红)上海医科大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闻玉梅教授在“肝炎病毒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在我国的乙肝病毒抗原上存在L129变异株,回答了近年来一直困扰医学界的我国小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失保护的问题. 同时,通过对L129变异株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离”的新的生物学特性. 该课题获1999年度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

  作为有1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我国,早在80年代就开始使用血源型乙肝疫苗,90年代又开始使用基因型乙肝疫苗,为切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为刚出生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 然而令不少医务工作者不解的是,部分小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仍然会感染乙肝病毒. 针对这一情况,在乙肝病毒研究领域颇有造诣的闻玉梅教授率先从全基因组的水平,结合转染细胞及动物实验,通过研究我国不同乙肝病毒毒株结构基因的变异,来寻找乙肝病毒基因结构的致病相关性. 结果发现,我国的乙肝病毒抗原(HBsAg)“a”决定簇存在L129变异株(即S基因中“a”决定簇第129位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亮氨酸). 正是由于这个小小的突变,使得我国目前使用的乙肝疫苗对部分人群失去免疫保护作用.

  为了进一步研究L129变异株的生物学特性,闻玉梅教授对L129变异株和乙肝病毒野毒株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L129变异株比野毒株有更强的与抗体结合的抗原性,但L129变异株诱生的抗乙肝病毒抗体效价却低于野毒株,从而发现L129变异株具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分离”的新生物学特性.

  闻教授指出,这一毒株感染人体后,造成人体机体免疫应答低下,有利于该毒株构成持续性感染,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变甚至肝癌. 这项发现为研究其他毒株对乙肝的致病性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研制更高效、更安全的乙肝疫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上一篇:肝纤维化治疗研究取得进展
下一篇:药物导向治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