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3岁,比全国低17岁
近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听到消息:谁谁入院了,谁谁开刀了,谁谁去世了……都是中年知识分子,是各个单位专业或行政方面的栋梁人物。
中年知识分子,是承载了太多负重的一代人。在他们的青年时代,中国社会百废待兴,而他们都处于开拓创造的前沿位置。没有哪一个群体像这一群体那样,在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亲手创造了时代的巨大变革。这批责任重大的中年人,继承了上一代人的价值观———多少人从“轻伤不下火线”、到“带病坚持工作”,最终“倒在工作岗位上”。太多的人物,太多的故事,无一不令我们感动。长久以来,他们都在关注着社会、关注着别人;现在,我们希望通过《关注中年知识分子健康》这组报道,引起社会对这一部分人的关注。
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精神压力,“三座大山”令知识分子不堪重负。最新的调查发现,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比10年前下降了5岁,仅为53岁,比全国平均寿命则低17岁,中年知识分子死亡率更是超过老年人两倍,死亡年龄段多为45-55岁。
吓一跳:一检检出多例晚期癌症
广州某文化事业单位今年初先后有两名中年干部发现患了癌症后,今年5月的单位年度体检参检率高于历年。不检不要紧,一检吓一跳。600多名知识分子员工心电图异常的达28%,包括心肌劳损、高血压、冠心病等异常,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此外高血脂、乳腺异常增生、乙肝携带者的检出率也相当高,分别为17%、13%和9%。这次体检新发现了3例晚期癌症患者,全部是45岁-55岁的中年骨干,有的癌症已经转移。无独有偶,广州某大医院今年的员工体检新发现三例晚期肝癌患者,全部是41岁-42岁的专业人才,一人最近已经死亡。
得人惊:知识分子七成多亚健康
公务员、新闻从业人员、教师、科技人员,这些令人羡慕的行业里,中年知识分子的健康问题到了令人十分担忧的地步:科技人员在35岁—55岁就英年早逝的比例偏高;在死亡的新闻工作人员中,死亡年龄段高度集中在中年人群,40岁—60岁这个年龄段占79%,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而在职人员健康者仅为18%,患病者为9%,其余不同程度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的表现大致有身体乏力、睡眠不稳、记忆衰退等。颈椎、腰椎长期积劳成疾也是这一人群的主要健康特征。
大件事:十年廿年没病 一病晚矣
49岁的刘先生是广东某事业单位的正处级干部,近半年来一直腰酸腿痛到夜不能寐,但是却舍不得放下工作一天去医院进行正规的诊疗,一日三餐中有三分之二的饭局都在接待应酬中度过的,他以为晚饭后随便按摩一下就可以解决问题,工作应酬和治病两不误嘛。待到病情已经加重到发生骨折,刘先生才15年来首次踏进了医院的大门(上次看医生是出差发生车祸)。在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身一查,原来他已经是肺癌全身骨转移导致病理性骨折。到处求医的刘先生家人被多家医院告之这么晚期的病例,基本没有治疗的价值了。
像刘先生这样总以工作为借口死撑着不看病的中年知识分子很多。某报业集团医务室的医生告诉记者,集团健康状况最差的是中年人,但他们却以工作太忙为借口极少请假看病,经常到医务室理疗、开药的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反倒优于中年人群,于是该报业集团的中年人平时看起来好像没事,个个都是10年、20年没病过,但一病倒全是大病、重症。
不自顾:工作努力生活过于随意
长期习惯于吃苦、奉献,从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工作———倒在工作岗位上,过劳是导致中年知识分子健康状况比正常人群恶化的主要原因。一份针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调查显示,69%的人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61%的人没有享用国家规定的每年一次的公休假,60%的人从来没有参加过单位组织的疗休养,而生病时有44%的人照常上班。
专家分析指出,中年知识分子出生在营养条件极差的年代,先天本来就不足。青年时期经历“上山下乡”,在以后的求学、工作中,经历过更多磨难。由于这一代人特殊的经历,使得他们总是争分夺秒地投入工作无暇自顾,“工作上格外努力,生活上过于随意”是中年知识分子的写照,这一人群的健康状况需要他们自己和社会、家人的重视。(廖怀凌 陈辉 张小磊)
来源:羊城晚报
下一篇:一张旧菜单带菌500万 医院门把手33%传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