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U“乙肝大国的自救”网上访谈实录

http://jiankangfangtan.blog.sohu.com/111657551.html

2009-03-06 | 3月12日“乙肝大国的自救”网上谈活动 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吗?你身边有患乙肝的亲人朋友吗?你对乙肝的预防和治疗有什么疑问?对现行的相关政策有何意见?对社会上的歧视现象有何见解?请参与我们的“乙肝大国的自救”网上谈活动,我们邀请的权威专家将在3月12日20:00-21:30现场解答你的问题。

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现场和电脑前的搜狐网友大家晚上好,感谢大家关注由搜狐健康频道和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择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乙肝大国自救”主题访谈。大家都知道,乙肝是我国发病数最高的传染病,据数据统计,我国现有乙肝病毒携带者9300万,每年死于乙肝相关疾病的病例有30万人。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亲人可能就有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中国何时才能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也在关注乙肝,相关提案涉及: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乙肝病人的医药报销和血液针具的安全管理等。今天我们就为大家邀请到了四位特别的嘉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王福生,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资深记者赵安平。
这四位嘉宾分别来自于政府、医院、研究机构和媒体。我们今天的访谈时间很晚,辛苦大家。现场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的二十多名学生朋友们,我们也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
台上的嘉宾在各自的领域各有所长,我们先请大家做一个稍微简短的主题发言。首先邀请梁晓峰先生。他为我们带来的是国家关于乙肝疫苗免费接种的最新的政策。

国家关于乙肝疫苗免费接种的最新的政策

梁晓峰:非常感谢请我们来参加这个访谈。乙肝是我们国家重大的传染病,传染病现在有四个被认为是重大的,乙肝、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这四大疾病。乙肝每年报告的有110万例病例,其中有一部分是慢性,每年重复报告,至少有10%是新发,每年大概有将近十万人是新发的乙肝病例。刚才主持人也说到2006年我们全国进行了一次乙肝的调查,人群的乙肝表面携带率是7.18%。初步算,我们国家现在有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者是9300万。这已经比我们92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当时我们出来的是9.2左右。但是这仍然是我们国家比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这两年政府、民间、各个NGO机构都非常关注。因为乙型肝炎是亚洲人比较容易得的病。中国在亚洲也是比较高发的国家。自从我们八九十年代发明了乙肝疫苗以后,人们看到了治疗乙肝的希望。我们现在重点是在抓预防。特别是新生儿出生以后,我们新一代的一定要进行预防。预防以后的效果也非常不错。我们国家从2006年调查,五岁以下的儿童携带率降到了0.98%。这个数字非常好。所以我们从这里也看到了一些希望。我们现在还是想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我们国家能够甩掉“乙肝大国”的帽子。
最近我们陈部长在各种场合宣布,我们目前要对全国15岁以下的儿童,原来没有种过乙肝疫苗的这些孩子要进行查漏,2009年在西部12个省开始,我们算了一下,大概四五千万以下十五岁儿童需要补助。费用是将近八点多亿。这也是比较大的数字。我们国家其他的这两年用于肝炎方面防治的经费,主要是疫苗注射器和在西部地区用于注射疫苗用的补助费,加起来是十四亿左右。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个钱投入还不够,主要是预防上和治疗还是有很大的缺陷。所以现在形势非常不错,但是任务非常紧。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是十五岁以内的孩子,我们之前是多大的孩子接受免费接种?

梁晓峰:我们国家从九十年代初发明了疫苗以后,美国默克公司给我们免费捐赠了两条生产线。当时政府没有拿钱买,是群众自愿接种,城市地区接种率比较高,但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接种率非常低。2002年开始,我们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新生儿的乙肝接种。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出生的小孩,每一个人都能够免费接种到疫苗。这是当时非常大的进步。其中西部二十个省,中部国家的贫困县,国际疫苗免疫联盟资助了一部分钱,和中央政府一人一半。

乙肝的治疗是不是能够全面纳入医保的范围?

主持人: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乙肝的预防作用是非常好的。您说到我们要投入十四个亿,还是非常值得的。谢谢梁老师。下面我们请贾继东老师。要给我们介绍一下乙肝的治疗是不是能够全面纳入医保的范围。

贾继东: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乙肝治疗这样一个话题。刚才梁晓峰主任已经从预防的角度讲了我们国家在乙肝的预防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个成就应该是举世瞩目的,也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但是乙肝很多都是慢性感染。预防感染是最好的办法,但是已经感染上的人,他会长期持续的存在。这就涉及到一个治疗的问题。
对于乙肝的治疗,我想表达的意思有三层:
第一,我们需要把那些需要治疗的人群及时的识别出来。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治疗,但是我们需要找出那些应该治疗的病人。就是病毒水平高,而且转氨酶也很高的人,这部分人需要治疗,而且治疗效果比较好。
第二,规范治疗。因为我们都是临床医生,我们知道,得了什么病,吃什么药很重要,但是知道如何吃、怎么吃得更规范、更有长期系统的治疗更重要。
第三,谁来出钱的问题。这个话题在各省市和全国的两会上都有代表提出。现在各个省市不同程度的把抗乙肝病毒药物列入了医保的范围和公费医疗的范围。但是还不尽如人意,很多地方列的范围比较少,特别是北京市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的城市,竟然没有一个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列在医保中。即使其他省市列入了,也是很少种类的。所以我们在各个场合呼吁乙肝医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也希望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从卫生经济学,或者是药物经济学的角度,不仅考虑直接的花费是多少,而且要考虑花费带来的效益。我们有一套卫生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计算,这种治疗是否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合算。国际上有卫生经济学,这个学科还相对比较成熟,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有关医保部门在制订政策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拍脑袋,也不是简单的请几个专家做一个定性的描述,该不该。而是应该做出一个定量、更科学、更理性的评估之后,来决定哪个药物可以进入医保。不仅考虑直接花费,而是从效率、关系上考虑。一提到报销药物,大家马上想到多花钱,直接的费用是增加的,但是它带来的好处和节省的费用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且人对健康的收益,不能简单用金钱来计算的。现在我们虽然抗乙肝病毒的药物列在医保中。但是其他的辅助用药列在中间,而且量没有限制。该用的量没有用上,而且用不上的药大量的花钱。如果我们的药我们真正用到该需要用的地方,从社会上来讲会有更好的效益。

如何阻断因血液、针具被污染?

主持人:谢谢贾教授,我们也希望今天通过我们这个活动,权威的专家的意见能够真正的到达代表、委员的耳朵、眼睛里面。能够传达到更上级的单位,制订到相关新的政策,对患者有更好的帮助。下面我们有请王教授。他给我们介绍的主题是如何阻断因血液、针具被污染造成的问题。

王福生:老百姓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同时,医务界的人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
第一,要阻断血液、针具污染造成的乙肝感染,首先要阻断避免医源性的感染。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现在在医疗场所要大力提倡或者推广安全的注射,主要用一次性、安全性的注射器。这一块不仅仅是医疗上要做到这一点,医疗的口腔科、牙科的器具,胃镜、肠镜也要做到严格的消毒,医院对传染方面管理的要求,严格消毒管理,严禁避免医源性的污染。这一点我特别要提醒农村的朋友,城市里面卫生条件好一些,可以来医院看,农村现在的生活水平高了,大家有小病也看病。但是最近我在门诊上见到一个印象最深的家庭,农村的一个朋友,他一个家庭因为感冒发烧都吃药、打针,共用一个注射器,消毒不彻底,导致了一个家庭同时感染丙型肝炎。一个人有了肝炎,其他人都跑不了。这是家庭医源性的感染,这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第二,在我们的生活方面,包括保健、美容方面也要注意,避免一些针具的污染而感染乙肝。中医的针灸,女同志爱美,要纹身,每个人要单独使用一套单独的针具。现在可能还有一些公用牙刷、公用剃须刀,这也容易导致乙肝的传播和感染。
第三,避免静脉吸毒。因为静脉吸毒通常是公用注射器,很容易传染乙肝、丙型肝炎、艾滋病等。
第四,如果意外被这些渠道感染以后,要必要的消毒、看医生,进行必要的处理。甚至如果要及时的发现有没有发病,通过医生指导下进行有关的抗病毒治疗和有关的治疗。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我想就这四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梁晓峰:乙肝我们从项目开始都非常关注,因为它本身就是通过一些医源性的感染,特别是经血,见到血的地方非常容易感染。我们这几年已经做到所有的预防、接种、注射我们全用一次性的注射器,而且一次性自毁的注射器,用完了以后你不能再使了。避免了王教授说的一个针头反复用,这避免了经血传播。现在一系列一次性的医疗用品在增长,我们这一块在抓的非常有效就是预防接种,因为预防接种原来出现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全部提供的是中央财政拿的钱,一次性自毁性的注射器。这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说明从政府这一方面把我们能够避免到的问题全部避免掉了。

梁晓峰:我们这个单位不是政府,但是确实是拿政府钱干的政府的事。

乙肝报道中媒体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主持人:刚刚三位嘉宾从乙肝的预防、治疗、传播途径的阻断方面都谈到了一些问题。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我们经常与乙肝相关的很多问题是一种歧视,或者是在我们学习过程中、就业的过程中,甚至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如果有一些人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的问题。我们说大一些,也跟我们今天的主题相关。它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的赵老师长期从事媒体的工作,我们也请赵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他在报道工作中体会到的一些与乙肝相关的问题。

赵安平:各位搜狐的网友晚上好。我本身是做健康报道的一名记者。在这一行里面,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从我对乙肝的了解来说,我十岁左右对乙肝就有一个认识,因为我的父亲就是一个乙肝携带者,当时叫小三阳。他主要是以吃中药为主进行控制。我当时的印象就是几乎每天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到家里,家里都是中药的味道。但是老人家今年74岁了,并没有乙肝的问题给他带来致命的威胁,现在还健在。这是我个人对乙肝的认识。
另外,我的一个亲戚也在北京工作。前一段时间他跟我说了一件事情,她在北京买了房子。她父亲退休从老家过来了。她的婆婆听说她父亲是一个乙肝携带者,非常反对,担心把她的小孙女给感染了。要求吃饭、洗衣服必须与小孙女完全隔离,不准抱。女儿也很不舒服,所以就问我怎么办。我跟他说这是不是歧视,我说在乙肝的歧视问题上,有一些必要的防范还是应该有。什么是过分的,什么是歧视,什么是必要的防范呢?这还需要找专业的医生去咨询,医生来讲可能更好一些。说到这里,就是歧视的问题。我这里有一个数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做了一个调查,73.5%的被调查者不愿意跟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就餐、一起办公。还有55.36%的人搞对象的不愿意跟这些携带者组织家庭。从这个角度来说,乙肝不仅仅是一个生理上的问题。同时还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一个是9300万,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所以,我的题目是围绕社会歧视现象与媒体在其中的功和过进行陈述。
前一段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和择善基金会做了一个关于乙肝报道的培训,当时请的是工程院的庄辉院士,他说乙肝宣传上一百个医生可能比不上一个记者。这说明了在乙肝防治的科普宣传工作中媒体的作用。而且在这方面,媒体也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发了很多稿子。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里面,目前存在的,我个人感觉有三个问题:
第一,对乙肝情况的妖魔化的报道。记者可能出发点是好的,比如说他想的是我把这个事说得可怕一些,说得很恐怖,有一些人能够记忆,另外,他也不敢了。这样有助于乙肝的防治。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有促进人们的防治,反而使人们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对乙肝患者本身产生了很负面的认识。结果,导致了人们要远离他、恐惧他,导致了歧视的发生。
第二,娱乐化的现象。说的是我要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找到一些例子、事去炒作。看上去很热闹,但是实际上是在把玩他们的痛苦,是在利用他们来吸引眼球。这也是在乙肝防治宣传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
第三,有一些边缘化、不良的媒体们,出于利益、金钱的需要,他们给一些不法的医药商贩当托儿。甚至可以说是有意无意的进行一些在宣传上做一些误导,导致人民群众对乙肝产生了不好的认识。这些,我个人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乙肝防治的宣传上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且要努力的加以改进。

同事、朋友有乙肝或是携带者该怎么办?

主持人:谢谢赵老师。几位嘉宾都做了各自相关领域的阐述,我们从赵老师刚刚说到的大家都会存在的一个误区来说,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跟乙肝携带者接触,比如说他是我的同事、朋友,跟他一块吃饭、握手的时候会不会被传染到乙肝?

贾继东:这个话题经常被问起,因此我们在制订关于慢性乙肝诊疗当中,在传播途径特别强调,不传染的途径,肠道外的途径是不传播的,包括共用宿舍、共用餐厅、共用办公用品、共用计算机,礼节性的接吻也是不传染的。比如说两个人皮肤都有创口这样特殊的情况,其他的情况都是不传染的。科学上严格的界定是血液传播,大家最担心的是病从口入。乙型肝炎和艾滋病,你就是把这个病毒吃下去也不得,但是你沾一点病毒一刷牙就感染,因为一出血就会感染。刚才讲到了家庭内的情况,我想是误解,我经常总结,歧视来源于偏见,偏见来源于恐惧,恐惧来源于误解。最终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讲清楚,这个问题大家就会不会误解。

主持人:您刚才也简单的提到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如果说我家里有一个人他是一个乙肝携带者,其他人应该怎么样去注意?

贾继东:如果家庭里面,因为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办法,都有了抗体,接触也不怕了。但是在其他的方面,有没有必要分碗筷、其他用品,我想没有必要。正常的卫生和文明的习惯是应该提倡的。不单纯从乙肝的角度,有一些人喜欢分餐,毛巾、浴巾都喜欢用自己的一套。现在就是没有病的人都用自己的一套,只要没有血液的暴露就可以了。

王福生:刚才贾教授说得非常好,我完全同意。大家都知道乙肝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但是我们预防工作如果做得好的话,可以避免被乙肝病毒感染。或者我们正确的掌握了乙肝病毒感染的知识,可以至少把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的限度。刚才贾教授提到预防接种的问题。我们工作的时候,如果你要怀疑自己,建议你马上到医院查一下。你有没有被感染过,你有没有保护力,医生就告诉你了,如果没有的话,你马上打乙肝疫苗。这样的话,可能会产生保护性的抗体,你就有免疫力了,家里有携带者你也不会害怕了。家里有携带者,要看具体的情况,是病人还需要治疗。另外,这里面可能要特别注意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用安全的、一次性的注射器。因为现在国家从医疗部门、政府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这一点不仅仅避免医源性感染,而且家庭里面,他自己觉得掌握了医疗知识,自己来注射,你也要避免被乙肝病毒和其他病毒感染的可能性。
第二,我们要远离毒品。不吸毒。
第三,肝炎也通过性传播感染,这方面也是大家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要注意防护自己,这也非常重要。
在这几个方面如果我们都做到了,特别是我们不要到没有行医执照的诊所就医。不要接触和使用那些来历不明的血液制品,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不仅仅是患者和老百姓,医务人员也要严格的注意这些问题。

没有乙肝抗体需要补种吗?

主持人:如果我通过这些方式避免了乙肝,没有感染到。如果我周围有这样的人我们就要去接种。我们经常接触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我接种了,是按照规定的方式来接种的,但是没有产生抗体,或者是有一些人可能接种了一段时间,再去查的时候,抗体没有了。这种方式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补种?

梁晓峰:一般人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和地位以后,十分关注自己的健康。乙肝一定要从小重视,一岁以内感染乙肝病毒,90%都会变成慢性。成人感染乙肝,只有10%会变成慢性。为什么我们现在提倡儿童一出生二十四小时就要接种乙肝疫苗。而且越早越好。没有人讲这个话,实际上我们现在规范里面都写着,一出生马上接种。特别是母亲如果表面抗体是阳性,甚至是单阳或者是双阳,这更危险。我们除了推荐接种乙肝疫苗以外,还要接种高效的乙肝疫苗。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要抓新生儿?我们国家相当一部分乙肝是通过母婴传播的途径来传播的,我们把这个环节抓好了,经过几代,乙肝才会慢慢越来越少。从我们国家的台湾、周边的日本、韩国都是这样做的。接种疫苗以后,任何疫苗和药一样,不是百分之百有效的。我们根据查到的资料和我们国家做的,大概有10%到15%接种疫苗以后,抗体产生的低,或者是没有产生抗体,这里面就很复杂了。也是跟个体有关系。但是作为一种疫苗来说,这也很正常,有效率已经算非常高了。即便你测不到抗体,因为检测方法也很重要,但是他实际已经产生抗体了。所以你在感染病毒的时候,他会反弹产生抗体,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血液里面的抗体会越来越低,他会逐步衰减,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目前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因为乙肝疫苗发明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现在到十五年了,拿到的证据是还有很好的保护性。这个保护性不是说你非要查他的抗体。如果拿病毒攻击你,他不得,这才叫真正的保护性。现在15年了,还是检测到有很好的保护性。所以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并不主张1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需要补种。这是一个课题。
如果你抗体低的时候,还有细胞记忆,如果你感染病毒,他还会产生一些免疫的反应,足够预防病毒的感染。但是这里面也挺复杂。虽然这是从大的角度来说,但是作为一个局部,比如说他的父亲或者是家里有人有病毒,他感觉到危险性比较高,现在疫苗也便宜了,检测也不是太贵了,我去检测,我没有。我为了保险起见或者是做得更好一点,我再去打一个疫苗,或者是加大剂量。这样做也可以。从政府和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讲不主张这样。我们关键是抓住孩子,一定要是小小孩。越小的孩子打,效果越好。针对成人、肥胖或者是有很多因素,效果还不好。所以还是要抓孩子、抓新生儿。一个是成人感染危害性不是那么大,也不会容易变成慢性。

乙肝能不能阳转阴?

主持人:现在媒体和广告都会说到乙肝病情非常严重。但是有一些药他说可以让乙肝转阴。我们也想问问在座的专家,乙肝能不能阳转阴?

贾继东:首先阴和阳是老百姓比较容易理解的。这都是开始为了让老百姓理解,都这么说。专业人员一般不用这个词汇。所谓转阴是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澳抗,后来证实知道它是乙肝病毒。老百姓说我是阳性,你给我转阴。如果在一岁以内的小孩感染,几乎90%都是慢性。就是他一直携带,很难转阴。如果成人感染,五岁以后就是成人感染,90%他自己都清除了,只有5%到10%的人是长期慢性。对于急性乙肝来说,很容易就转阴了。现在我们治疗的目标不是病毒表面抗体转阴。而是把病毒从高水平压到低水平。他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就减少了。通过抑制病毒使后面肝脏相关的疾病减少。比如说高血压病人,我们降压不是目的。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控制病毒,减少后续的问题。你要是转阴,在现有的治疗情况下,最好的治疗是经过一年的治疗真正能够发生表面抗原,澳抗转阴的百分之几的样子,这个机会很少。如果我们都在追求这个,即使用现在世界上最好的治疗,大部分也是达不到的。你可以理解所谓各种虚假广告的宣传,包括祖传秘方形式、现代高科技的名词来忽悠大家。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忽悠就是忽悠。他们的承诺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所以我们在中华医学会的乙肝指南里面也提到这些。我们还要制订一个合理的现实目标,如果需要治疗,我要找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有理想的目标、有现实的目标,有基本的能够实现的目标。从专业上讲是很清楚的。我们要避免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过分的悲观,认为反正治疗也没有效果,我也不管他了。另外一个是太想治疗,相信广告,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广告上说的是假的。有的人还真的在学术机构呆过,但是不幸沦为为虚假广告做宣传的托儿,我们希望大家相信一句话,都是忽悠人的。

主持人: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控制病毒,改善病人生活的质量,这是可能达到的。但是直接上来跟我们说阳转阴还是不可能实现的?

贾继东:大部分是不能实现的。

王福生:在这里我先让大家了解一点,所谓转阴的问题,跟人体的免疫力有关系。刚才也提到,儿童90%的在婴幼儿会发生慢性感染。在成人只有10%,这就是免疫力不同,但是在慢性乙肝病人里面,他的免疫系统跟病毒的作用非常复杂。这会导致有的疾病,有的病人是一个慢性肝炎,有的发展到肝硬化,有的发展到肝癌。在这个过程中,临床进行抗病毒治疗,能不能转阴,可能要从三个层次来选。就像刚才贾教授说得非常好,第一,基本的目标,病毒的DNA可以转阴,转氨酶可以恢复正常。第二,异抗原有的病人可以转阴。第三,也可能是比较难的,最高层次的,表面抗原转阴,这样的病情基本上复查的可能性比较小了。接近治愈的状态,但是这种情况几乎是非常难的。现在国内媒体上有一些过度的宣传,我让你转阴,表面转阴估计国际上没有人能够达到大量的表面抗原转阴,这也是忽悠人的。

检测乙肝的时候是哪些指标?

主持人:现场有很多的同学,可能本身不是学医学专业的。几位嘉宾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现在包括我们去检测乙肝的时候是哪些指标、各代表什么?

贾继东:第一个是转氨酶实验,这个实验是反应肝脏损伤指标,除了病毒以外,喝酒、药物损害都可以转氨酶高,转氨酶高大家就害怕,以为是乙肝了。第二,乙肝两对半或者是乙肝五项,我们就说表面抗体、E抗体,一般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肯定是感染乙肝了,如果E抗原阳性,说明病毒的复制水平比较高,但是有一点区别,过去认为E抗原阳性,所谓大三阳就是病毒高。所谓小三阳是病毒水平低。现在认为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有一部分病毒变异。所以E抗原阳性病毒肯定是高的,但是E抗原阴性,病毒可能是高的,也可能是低的。另外一个是只要感染他就永远不可能消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DNA,病人的DNA是直接反应病毒水平高低。这三项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好的看到,有没有感染,病毒活是否活跃。我们临床还要结合超声、CT这些影像学的手段,有时候还需要病理学的手段,这样一个全面的检测才能判断你有没有感染,有没有复制,肝脏破坏到什么程度,到什么阶段了,需不需要治疗,治疗的效果怎么样。一开始你要做一个基础,第一次检查需要这么多,需要治疗了这么多,或者是复查了。这都是有选择性的。

乙肝如何进行规范治疗?

主持人:我们的规范治疗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贾继东:这个话题比较大。所谓的规范治疗,还要看谁需要治疗,用什么药物治疗,治疗多长时间。谁需要治疗,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治疗,简单说就是病毒高,DNA水平高,转氨酶高的才需要治疗。病毒不高,我们不需要治疗。病毒高、转氨酶不高,治疗的效果不好。一般会有例外的,肝硬化的人治疗。年龄大的,有家族史,只要病毒高,我们也许不考虑转氨酶了,但是一般来说是两高才会治疗。用什么药物治疗?两大类:一类是干扰素类,包括普通和长效的感染素,它通过免疫力起作用,特点是一旦起作用,效果很持久。但是有效率不是很高。第二,核苷口服药。停药以后不是特别稳定,可能需要长期服药。但是它适应症比较宽,一般的使用都很安全。这两者各有千秋。还有最后一个规范治疗,刚才说看对了病,找对了药,还不够,还必须用对了药,都有它特定的疗程、特定的观察指标。一句话:到正规医院找正规的医生,真正懂行的医生,他不是感冒发烧,你自己买一点药也行。乙肝治疗有一点像谈恋爱一样,谈恋爱的时候可以自由恋爱,但是一旦要决定结婚就要慎重。要决定治疗。这是一个很慎重的事。所以我们要强调正规医院、正规医生接受正规的疗程。

主持人:我们刚才说到的乙肝是一个社会问题。除了本身是一个传染病,可能会产生一些歧视,可能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它相对治疗的时间很长,而且相对来说治疗的费用比较高。我们在座的嘉宾能不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它的治疗费用大概是多少?

王福生:我补充一下。乙肝的治疗的确要到正规的医院找正规的医生接受合理的治疗,这非常重要。在出门诊也看到很多病人,乙肝的病友,他们自己有一定的医疗知识,甚至有的人是久病成医。他有时候一天可以看好几个专家。国内最著名的专家都看了,我们有时候很难说。因为现在全国有乙肝防治指南,这是整个原则,国际上也有不同,美国、欧洲、亚洲有不同的乙肝防治指南,这都是总的原则,但是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现在每个医生治疗的方案可能不完全一致,但是整体上一样。这样,对我们的病友解释不一样,我们的病友自己当专家,他自己当一个最高专家,判断我是用药不用药,这往往导致疾病的加重或者是复发。病人盲目的加药,这一点非常不好。我建议你看一个专家,你要比较一下可以,看一两个专家坚持的看下来,因为专家可能治疗方法上,根据他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他这一块还是很有独到之处的。我跟我们的病友提醒一句,不要自己把专家的意见整合起来,自己给自己治病。这样往往会延误自己的病情。

贾继东:我也不是卫生经济学专家。乙肝治疗直接的费用可能比较贵,普通的干扰素一年要一两万,长效的干扰素一年六万块钱。口服药有四个药物,最便宜的是四五百块钱一个月。最贵的药物现在国内是一千一百块钱。有四百多、六百多、七百多和一千一的。这是每一种药一年的费用。但是有的药不是用一年,所以一年下来一两万块钱的药,数目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从临床的治疗来看,我们这样的治疗减少了病人的住院,这样节省下来的费用很可观。到了肝硬化,有的病人一次住院的钱就够吃药吃一年多了。而且间接损失也很大,对家庭和生活质量的损失,你这样算下来,成本效果比的角度,价格有点吓人。考虑到成本效果比,带来的效益,特别是长远的效益来说,是非常好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病人觉得想不通,我这两年少住了六次院,省了十几万块钱,但是门诊花了一万多块钱,这一万不给我报销。不能简单的考虑直接费用,要考虑带来的效益和间接的对医疗资源的节约。这才是更聪明的做法。

王福生:这里面还有一个要考虑一点,乙肝的传播,传染源就是乙肝的病友,如果你有病毒,你该接受治疗不治疗,不仅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传播给他人。间接的经济损失可能就更大了。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

现场及网友提问

主持人:现场还有二十多位同学,我们想看一下现场的同学通过几位嘉宾的讲解,有没有一些问题。

网友:女朋友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五岁左右发现了,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没有治疗,初中的时候才开始治疗。但是现在还是携带者,没有办法完全根治,但是体检肝功能是正常的,这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心结,他不敢敢仔细的问她,以后两个人在一起生活怎么办?会不会把病毒传染给他?以后生了小孩以后,会不会把病毒传染给下一代?

贾继东:我很理解这位网友的担心,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包括密切接触,性的接触,但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注射乙肝疫苗。使他自己产生抗体,这是最好的保护。在产生抗体之前,可以采用安全套这样防护的措施。这是很重要的,可以避免自己被传染,至于其他的问题不大,主要是性接触、密切接触。对于他的孩子是否一定会被传染,如果女方是表面抗体阳性,他的小孩出生以后立即注射乙肝疫苗,而且剂量要比正常人大一倍,专业的角度上。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果能够及时注射合适的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有90%到95%的可能被保护,但是总有例外,但是总体来说风险不大。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总要付出代价的。如果值得爱,这不应该成为障碍。这是我的理解。

主持人:这里也有一个网友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问赵老师的。肝病的报道,您刚才也说到有好几个误区,怎么样才能报道得好看,而且对于读者有益?

赵安平:乙肝的防治宣传的报道,应该是统归到健康传播报道里面,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有很深的研究,我们之间也有很好的合作和交流。我感觉一篇好的乙肝防治的报道有三条:
第一,这篇文章,人看了以后感觉,外行看了不说深,内行看了不说浅。外行看了能够看得懂,内行人看了说写得还是比较深,这就是深入浅出。
第二,本身这种报道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把在座的三位专家的语言和研究成果转换成老百姓能看懂的语言方式传播出去。这种翻译也需要做到准确、到位,让人读起来,术语不是很多。没有障碍。
第三,健康传播和其他的传播不一样。比如说娱乐新闻,有时候要的是一种新鲜、刺激、好奇、对明星的关注。而健康行为的关注面不是人人都关心。但是关注的人是非常关心,他想从这些里面获取对他有用的信息。拿乙肝来说,乙肝报道这个新闻最重要的是它的受众获取的是有用性,做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包括刚才三位教授讲的怎么防范在一家人里面有一个乙肝患者,其他人应该怎么处理,应该怎么做。你只要把方法告诉他,他用了以后觉得特别好,他认为这对他有效。报道的记者、受访的专家、播发报道的媒体的公信力就会得到提升。
第四,稿子写出来以后,在一个什么样的媒体上发,是发头条还是发到报纸的最旮旯里面也非常重要。是发在搜狐首页的头条,还是发在一个论坛里面,这也非常重要。这是这些东西综合起来。我记得我的一篇博客文章在搜狐的首页放了一天,我博客的点击量增加了80万。如果有一篇关于乙肝的防治报道放在搜狐的首页,它产生的效应恐怕不止80万。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访谈在搜狐的首页上也体现了它的力量。我们刚刚在访谈之前将近八点的时候,这是大家都在吃饭和休息的状态,但是我们的这个专题五分钟的点击量是两千左右。我们今天做的活动我相信也有很多人看到。在座的几位同学坚持了这么久,做得也确实是有意义的事。现场还有哪位同学有问题?

网友:梁老师。你刚才说一次性的针具越来越多。如果一次性针具打到病人身上,或者是沾染了有毒的血液,万一处理得不好,会不会造成次一级的传播?病毒离开人体多久以后自己就不会传播?
赵老师,刚才您也说到对乙肝的无知可能会造成社会的歧视,但是人们无知的疾病或者是不了解的疾病也不止乙肝一个,比如说抑郁症,崔永元得了抑郁症,大家也不会去歧视他。刘德华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他也没有被歧视,而且还有很多粉丝追捧他。乙肝有这么强烈的社会歧视,不仅仅是误解的问题。包括艾滋病这样的疾病,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了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误解?

梁晓峰:刘德华那次活动我也参加了,我当时也很吃惊,不知道他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这还是科学的认识问题。我觉得还是知识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问题。发生这些所谓的歧视、玩命的这些,都不是医学生或者是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毕竟懂这些,我那儿有好几个乙肝病毒携带者,我们平时一样的生活、工作。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歧视?一开始说歧视,我们不太用歧视,只是现在大家都慢慢用了歧视这个词,不管怎么说,就是不太正常的看待。一个是我觉得还比较重要的是乙肝和艾滋病这两个病是没有办法根治的。所以人们确实比较害怕。另外,我们国家乙肝携带者多,10%左右,这个也不让干,那个也不让干。所以造成了很多生活、工作上的不方便。所以造成了乙肝的歧视。我理解是这两个方面。所以,我觉得解决根本的问题还是要给大家提高全民的方方面面,包括媒体对这个病的正确的认识。我觉得要解决还是要从这里开始。大家都懂这个以后,不会产生一些歧视。
我们现在用的不单单是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用完了以后他洗洗冲冲别人又用了,那种危险比较大。现在我们用的是自毁的,把针管推下去以后拔不出来了,有很多种。总之你不能再重复使用注射器了。这就从根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还有一个你担心的也是我们考虑的,丢到不正当的地方孩子捡起来。安全注射一个是对被注射的人我们要做到安全,第二,对医务工作者也要做到安全,有一些护士接种完以后,或者打完针以后也有一些不正确的操作,针刺伤,她也很危险,所以我们要求打完针以后不带针冒,直接毁坏。第三,就是垃圾损害,现在注射完了以后不让随便仍,现在有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办法。但是中国这么大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也不能够做得到,有一些乡镇、农村做得不好。要求他烧,他当时没有烧,有一些让他深埋,他也没有深埋。我们要好好的宣传,让大家意识到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从我自己的感觉来说,从2000年以来,这个抓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我相信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小概率的危险性肯定还是有的。但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宣传、管理能够降低危险性。

王福生:乙肝病毒的感染率比较强。艾滋病毒在外面半个小时就没有活力了。但是肝炎病毒,现在有一种说法,放在注射器里面,他可以保存七天还有活力,事实上可能还不止,如果在室温下面可能半年还有活力。低温,负二摄氏度保存几十年还有活力。乙肝病毒还是比较顽强的,抵抗力比较高。所以我们现在消毒,水煮一百度两分钟,高压消毒121度的高压,有关的器皿完全可以消毒。还有干烤161度,在烤箱里面烤,这样的就都没有病毒了。跟艾滋病毒比,乙肝病毒的抵抗力还是高一些。但是乙肝病毒现在还有办法防治,最主要的,我们现在有疫苗,艾滋病是没有疫苗,我们现在没有可靠的疫苗,这一点大家应该感到高兴。我替梁教授说一句话,你现在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被乙肝病毒感染过,或者是易感人群,你尽快的接种乙肝疫苗,至少是85%都有免疫力、保护力,产生综合抗体了。你跟肝炎的病毒接触也没有问题。还有10%到15%的人,常规的剂量是100至50微克,相当一部分人产生免疫保护力。这跟肝炎的病友在一块生活,他可能产生一些,但是你已经武装起来了,你也不用害怕。我觉得应该说一句公道话,国家特别重视这个。十一五重大专项项目,我们国家一共有十六个重大专项,其中一个重大专项,就是关于重大传染病,乙肝和艾滋病重大课题的研究。在十一五近两年里面,政府拨了十到十五个亿进行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主要是乙肝。这个研究会把肝炎的防治上面会有很好的进展。另外,在疫苗接种上面,我们尽量使更多的人群接种疫苗有效果。这样也是避免大家对乙肝的恐惧。

嘉宾介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 梁晓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承担过十五攻关课题“我国乙肝流行规律和防治对策研究”,参与我国禽流感疫苗的研发,负责多个项目的管理。现担任WHO免疫策略咨询专家委员会(SAGE)委员,乙肝免疫策略修订委员会负责人,卫生部免疫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专家委员,《中国计划免疫》杂志编委会常务编委、《VACCINE(中文版)》编委,近年主译《预防接种实用技术》。

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传染病研究所所长 王福生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全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肝病免疫治疗中心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感染免疫中心副主任;获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委员等学术兼职。担任Clinical Immunology、PLoS ONE、 Hepatology International、《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肝脏病学杂志》、《肝脏》、《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等国内外十余家杂志的编委、《传染病信息》杂志副主编。


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 贾继东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副主任、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主任委员、亚太地区肝病学会(APASL)主席(2009-2010)、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分会 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执行委员、《中华肝脏病杂志》副主编、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副主编、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副主编

人民日报健康时报资深记者 赵安平

  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资深记者、中国医师协会道德建设委员会委员、搜狐网健康传播大使和十大健康博客之一,卫生健康领域知名记者。采写的《辽宁省人民医院收费乱》得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的批示肯定,责任医院院长书记被撤免,引发全国卫生系统大整顿。采写的《瑞安特大药品回扣按搁浅》系列报道,首次提出医生利用处方权收回扣算不算犯罪的问题,并成为一个时期的焦点公共话题,引发全国性、全行业大讨论和大争论,对《刑法》关于医疗回扣是商业贿赂的修改,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多次参加两会报道,采写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稿件。

上一篇:3月12日北京地坛医院成军在线访谈实录
下一篇:12月23日中国肝基会邀请专家段钟平网上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