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施策,共同关注肝炎防治
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前夕,国家卫计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呼吁全社会关注肝炎的防治,让大家获得相关的知识,能够自己加以预防。今年世界肝炎日的宣传主题是“规范检测治疗,遏制肝炎危害”。
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宋树立表示,近期国家卫计委已经要求各地结合主题,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社会动员活动。宋树立表示,病毒性肝炎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曾经是肝炎大国,特别是乙肝大国,肝炎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党中央高度关注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要求我们要因病施策,巩固当前防控成果,不断降低疫情流行水平”。
为了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我国实施了预防接种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防控策略逐步实施,成效显著。宋树立说,目前,我国儿童乙肝的病毒感染率逐年显著下降,2014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4岁人群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是0.32%,和2006年相比下降66.67%。目前,我国全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已经降到7%以下。
“无论是降低下来的相对数字,还是目前的绝对数字,都从数据角度显示了我国病毒性肝炎防控取得的显著成效。因此,我国也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发展中国家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的典范,世卫组织给我们颁发了突出贡献奖。”宋树立说。
宋树立表示,目前国家卫计委正在研究制定《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就在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免疫屏障,做好危险因素综合管控,规范治疗管理,完善肝炎防治保障制度,加强社会宣传、教育,继续做好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
乙肝防控目标:儿童零感染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中心副主任尹遵栋介绍说,201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国家免疫规划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16年版)》,在这个程序中,进一步强调了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和母婴阻断的工作。“要求特别指出对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生出的婴儿,要在出生之后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的同时,接种100个国际单位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建议对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在接种完第三剂疫苗的1~2个月后,开展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对发现表面抗原阴性但抗体低于10个国际单位的婴儿再进行乙肝疫苗的免疫接种”。
“通过这样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国的乙肝发病率已降到非常低的水平。除了乙肝,我国对甲肝和戊肝的防控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是2007年,将甲肝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后,甲肝的报告发病率持续降低,2016年报告发病率是1.55/10万,这也是历史最低水平。”尹遵栋说,“2012年,我国在全球率先研发成功了戊肝疫苗,目前已作为第二类疫苗推广使用。”
“我国在乙肝的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经济条件不太发达的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相当多慢性乙肝患者的早期发现和规范化治疗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尹遵栋说,“下一步,我们跟临床的医疗机构协作,还将继续研究孕产妇的抗病毒治疗,特别是如何解决高病毒载量的母亲,所生婴儿的母婴阻断失败率比较高的难题。”
消除歧视 规范治疗
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教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副理事长贾继东表示,世界肝炎日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唤起人们对肝炎的重视、对肝炎患者的关爱,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歧视。乙肝歧视最早来源于对乙肝的误解,误解产生恐惧,恐惧产生偏见,偏见产生歧视。
贾继东说:“乙肝的传播途径非常清楚——经血液传播,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不安全的注射、血液或者血液制品传播,通过没有保护的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除了这3个途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接触都不会传染乙肝。大量的临床流行性病学和实验研究都充分证明了传播途径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从这些方面,我们能消除公众对乙肝的恐惧,就会消除对它误解,进而减少歧视。”
贾继东表示,从早年间修改公务员体检标准,明确提出不能因为乙肝表面阳性而拒不录取。到后来,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明确在入学、入职体检当中不准检测乙肝,都是进一步消除乙肝歧视的成果。
“不是入职、不是入学,年度体检要不要检测?其实根据需要应该检测。但是规范的做法是‘这个检测结果只给本人’。实际上,很多体检中心的健康报告都是密封发给个人的,对于肝炎的检测结果更应该这样做。作为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鼓励、呼吁大家进行肝炎检测,及早发现才能及早治疗。”贾继东说。
贾继东认为,规范的治疗也很重要:“总的来说,目前乙肝、丙肝治疗率很低,同时存在的另一个现象是治疗过度和不规范,有的是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或者使用不规范、不充分;有的是大量使用辅助药物,消耗了公共卫生资源。我们一方面希望更多人通过检测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同时也要避免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希望能够尽快遏制这个现象,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伊思萍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下一篇:一幅漫画戳穿了乙肝病毒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