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茅益民

    2009年5月21-24日,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四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在广州召开。在会议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茅益民教授报告了阿德福韦酯(贺维力)治疗中国乙肝病毒(HBV)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5年(中国ADF30001研究)的结果。

    中国ADF 30001研究是阿德福韦酯治疗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该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阿德福韦酯(10 mg/d)治疗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5年的疗效与安全性。

    患者入选标准为HBeAg阳性、血清HBV DNA≥106 copies/ml,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正常值上限(ULN)的慢性乙肝患者,共480例患者入选,最终完成5年研究的患者数为390例, 脱落率仅为18%。

    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即PAAA组(安慰剂→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120例)、AAAA组(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240例)、AAPA组(阿德福韦酯→阿德福韦酯→安慰剂→阿德福韦酯,120例)。各组患者均经4个阶段的治疗,即双盲期1(12周)→开放治疗期(28周)→双盲期2(12周),之后全部开放继续阿德福韦酯治疗4年。

    患者平均年龄30岁,男性占83%,HBV DNA基线平均水平为8.8 log10 copies/ml,ALT基线平均水平为2.6×ULN(表1)    
    表1 中国ADF30001研究患者基线特征
    
    

    图1 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 HBV DNA下降幅度稳步递增

    图2 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 HBeAg转阴率和转换率稳步递增

    图3 HBeAg转阴率随患者基线ALT水平升高而提高

    图4 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病毒学耐药发生率仅为15%

    阿德福韦酯长期疗效稳步递增

    在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期间,患者HBV DNA水平降低的幅度稳定递增。治疗1年,HBV DNA水平即可下降4.8 log10 copies/ml,治疗5年,可下降5.5 log10 copies/ml(图1)。

    在5年治疗期间,ALT正常的患者比例稳定维持在75%~79%之间。发生HBeAg转阴或血清学转换的患者比例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稳步递增(图2)。

    另外, 通过分析发现, HBeAg转阴率和血清学转换率与患者基线ALT水平呈正相关, 基线ALT水平越高的患者,HBeAg转阴率和血清学转换率越高(图3)。

    

    停药后持续血清学应答

    患者比例高

    

    64例患者达到持久HBeAg血清学转换后停药接受随访(持久HBeAg血清学转换定义为患者在连续3次的随访中均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HBV DNA水平≤300 copies/ml,ALT正常,每次随访至少间隔3个月,即持续6个月以上), 中位随访时间60周, 70%的患者能维持应答。

    

    阿德福韦酯

    长期治疗耐药率低

    

    意向治疗分析(ITT)显示,阿德福韦酯治疗5年,病毒学耐药率仅为15%(图4)。对发生病毒学突破患者血清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为,阿德福韦酯相关耐药突变为N236T和A181V。

    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安全性好

    在阿德福韦酯的5年治疗期间,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的患者占1.3%(6/480例), 2.3%(11/480例)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有6%(29/480例)的患者至少发生过1次严重不良事件,但其中仅3例与药物治疗相关。

    4例患者经证实发生血清肌酐较基线升高0.5 mg/dl,仅2例超过正常值范围,分别为258 μmol/L(第236周)和132 μmol/L(第196周),这2例患者继续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未发生肾功能进一步受损。

    共有11例患者发生血磷<1.4 mg/dl,但进一步随访均恢复正常。

    总结

    阿德福韦酯治疗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5年的结果表明:

     ● 阿德福韦酯抑制病毒的作用较强,治疗1年,HBV DNA水平即可下降4.8 log10 copies/ml,且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随疗程延长而稳步递增,生化学应答维持稳定 ;

     ● 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耐药率低;

     ● 阿德福韦酯长期治疗安全性好;

     ● 停药后持续血清学应答比例较高。

    该研究与国际437研究相比,样本量更大,设计更科学,执行更严谨,因而对中国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循证医学证据。

    (注:本文研究中的阿德福韦酯数据均源自阿德福韦酯原研产品贺维力)

2009-7-2责任编辑 孙晓庆

消化·肝病

上一篇:恩替卡韦在改善组织学方面优于拉米夫定
下一篇:优化慢性乙肝治疗应答的研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