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病毒性肝炎防治现状

  

  Dept. Of Medicine and Geriatics,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Hong Kong SAR, China

  

   至少有5种病毒(甲、乙、丙、丁、戊)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一个国际上和地区的主要公共卫生课题。该感染是中国最常见的疾病,每年发病数在一百万以上。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甲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及后者的慢性后果是发病和死亡重要的原因。病毒性肝炎是香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卫生署于2000年报告了68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持续性发展结果,包括肝癌、慢性肝病和肝硬化共为1709例(占香港1995年所有死亡数的5.5%)。

  随着香港过去30年间卫生和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甲肝在儿童中传播已少见,但接触甲肝病毒后易于出现感染症状的人群——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数增加。经食物传染是目前香港甲型肝炎最重要的传染模式。双瓣贝类食物是该地区人们喜爱的美食,常生吃或稍煮后吃,这是香港甲型肝炎感染的重要来源。群体预防在于抓紧对食品卫生(食品加工和个人习惯方面)的公共教育。食品和环境卫生署应严格规定饮食点的食品卫生标准。至于个人保护,对旅游者、肝炎病人密切接触者和对机构流行患者的护理者肌注甲肝免疫球蛋白可提供直接保护。这种保护仅持续约6个月。因为香港30岁以下人群血清抗-HAV阳性率明显低下,给30岁以下的香港居民注射甲肝疫苗是合适的。对该病或传播的高危人群(包括常到高发区的旅游者,食品加工者)应首先接种。其他人群如儿童、日间护理单位工作人员、军人、污物处理工和慢性肝病可考虑接种甲肝疫苗。

  在香港地区人口中,42.9%有乙肝感染史,9.6%为HBsAg携带者。在香港,慢性乙肝感染是香港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的最常见原因。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能治愈乙肝。目前尚无公共卫生团体对健康个体进行乙肝标志物普查。由于有了有效的疫苗,香港医学和卫生署在1983年开始对高危人群(即健康护理工作者)推荐使用乙肝疫苗,后来于1988年11月起对出生婴儿全部接种疫苗,到1992年7月又对1986年1月至1988年11月间出生的儿童全部接种疫苗。尽管提供免费注射疫苗,但仍有一些学龄儿童,包括外来移民没有接种乙肝疫苗。

  香港肝病研究会在2000年11月发表一个关于慢性乙肝治疗状况的陈述,表明用干扰素治疗轻中度疾病活动期(ALT2~5倍正常值)是合适的。伴ALT升高病人的HBeAg血清转阴率是25%。1998年12月起香港可买到拉米呋定(lamivudine)。对亚洲病人应用拉米呋定治疗四年的一项研究表明,HbeAg 1、2、3、4年的血清转阴率分别为22、29、40和47%。ALT大于2倍正常值病人的转阴率分别增加到38、42、65和73%。本组中耐药YMDD变种出现率分别为15、38、55和67%。YMDD变种病毒行为方式多端,但多数病例未显示严重的肝功能紊乱。拉米呋定治疗的持续时间仍未明确,血清HBeAg转阴后2月可停药。对ALT达正常值2~5倍的病人,干扰素和拉米呋定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未来治疗方案应该是2种或更多种有效药物的联合应用。可能有效的药物包括adefovir, entecavir, FMAU,左旋去氧胸苷、胸腺素和治疗性疫苗。

  香港的一项地区性研究表明,普查人群的丙肝感染率为0.5%。1b和6a基因表型是香港最常见的丙肝亚型。在香港,约7%肝细胞癌病人为丙肝携带者。目前尚无预防丙肝的免疫球蛋白或疫苗。经对供血者的进一步筛选,丙肝的传播已显著减少。关注预防血源性传播至关重要。香港的医院权力机构曾推出一项丙肝回顾性计划来检测1992年前未行丙肝筛选时经血液传播的丙肝病人。根据香港肝病研究会关于丙肝治疗状况的陈述(1992年12月),推荐的丙肝治疗方案为α-干扰素3百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周三次和口服ribavidin1000mg(若体重>70kg,口服1200mg)每日一次共12个月。明确的反应率是30~40%。应用干扰素和ribavirin 治疗6个月对基因表型2和3型的病人同样有效。

  根据香港血清流行病学调查,16%的成人有戊肝感染史。香港至今尚无戊肝暴发性流行。戊肝也和甲肝一样经粪口途径传播,戊肝的临床表现比甲肝轻,但其病程较长。戊肝与甲肝的传播媒介相同,双瓣类贝类也是主要的肇事者。与甲肝一样,通过对食品和个人卫生监督进行预防。供选择的某些戊肝疫苗正处在临床试验阶段,可望在将来几年中投入使用。免疫球蛋白对戊肝无预防作用。

  丁型和己型肝炎在香港非常少见,因而不作讨论。

  总之,香港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已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随着在本领域的进一步创新和研究,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上一篇:浅谈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几个误区
下一篇: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治疗的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