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指南》《要点》作用:推进乙肝科学防治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的国家。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乙型肝炎的防治,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将乙肝作为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卫生部巳发布《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要求科学、规范和有效开展全国乙型肝炎防治工作。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和感染分会联合发布的我国首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下简称《指南》),进一步规范了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卫生部办公厅也专门发布《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要点》(下简称《要点》),要求高度重视乙肝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指南》和《要点》指导下,我国乙肝防治工作全面步入科学、规范和有效的快车道,极大地提高了防治水平和效果。但因种种原因,贯彻《指南》和《要点》的阻力不少,乙肝防治中存在的某些混乱局面尚未全面改变。呼吁进一步发挥《指南》和《要点》的指导作用,推动乙肝防治又好又快发展,让全国乙肝患者尽快摆脱乙肝的病痛,乙肝病毒携带者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让更多健康人不再感染乙肝。

  重要的是正确全面认识乙肝

  我国有1、2亿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乙肝患者仅有3000万,更多是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或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后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由于乙肝传播途径的特殊性,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理应可以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所谓乙肝传播的特殊性,就是HBV只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而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并不会传播HBV。但这些基本的知识,不仅在干部和群众中大多不甚了解,像最近轰动全国的103例乙肝治愈报道就误把乙肝当作经消化道传播,而且连医务界也缺乏普遍认知,更未能在现实生活中被接受。加上一些企图在乙肝病毒携带者身上谋利的个别医疗单位、医务人员,以及为着推销药物的商家,通过把关不严媒体的虚假宣传,造成全社会对乙肝,特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种种误解,并由此而引起过度恐惧,从而给这批特殊的人群造成了不小的精神负担和社会压力,并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产生了对乙肝的岐视,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围绕《指南》和《要点》有计划、有重点深入开展乙肝知识和防治的宣传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任务。宁波市从去年九月中旬始,开展了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宁波市卫生局、宁波市肝健康俱乐部和宁波晚报共同发起的乙肝防治宣传教育糸列活动,先后举办了全市大型报告会和咨询活动,深入社区、农村作乙肝防治知识讲座,到病房与病人面对面交流,召开病员联谊会,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以及当地的《科学保健》杂志,全面解读《指南》和《要点》,广为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乙肝治疗的二次“风波”,宁波市肝健康俱乐部又及时举行报告会并通过媒体向该市15万乙肝患者和60万携带者发出不要受误导的忠告。春节前又发出专家忠告:既要健康快乐与家人团聚过大年,又要保持平常生活规律,坚持治疗不中断。我们还体会到,宣传教育首先要从卫生糸统做起,受宁波市卫生局委托,宁波老卫协的肝病老专家为全市1千余社区医师进行了乙肝防治新知识、新规范的分批培训,让所有医务人员了解《指南》和《要点》的基本内容,正确认识乙肝,进而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群众,消除恐惧,增强防治意识,科学预防,规范治疗,形成全社会携手同心、共抗乙肝的氛围。

  应负责地为病人规范治疗

  对于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目前国内外一致认为要贯彻以抗病毒治疗为主的治疗新策略,以最大限度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控制疾病进展,预防肝硬化和肝癌。为此,《指南》就现阶段的乙肝规范治疗提出了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方案。按理,有了《指南》,规范治疗就不成问题。但实际并非如愿。仍有一些医疗单位依靠媒体做不实广告和宣传,招揽众多“转阴”心切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不必要和无效的所谓“抗病毒”治疗。我们在临床上所接触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几乎都有过这种遗憾的经历,劳命丧财,实在可惜。也有些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故意不用目前公认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类或核苷(酸)类似物,而是着力推荐那些价格昂贵、疗效和安全性不肯定的“疗法”,包括所谓“抗乙肝主动免疫疗法”等,很多病人为此走了不少弯路,既浪费了巨额费用,又贻误了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即便在正规医院和专科医生,也有怕抗病毒治疗有风险,习惯于保肝降酶治疗。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切实加强医疗单位,特别是民营医疗单位领导和医务人员的教育,首先是转变服务理念,不能把乙肝当作“摇钱树”,光顾经济效益,而是要诚心为病人着想,注重社会效益。按《指南》的原则和方案,进行个体化治疗,就是最大限度考虑到病人的利益。依个人所见,这是关键所在。只有从单位、科室到医务人员都解决了不过分受利益驱动的影响,贯彻《指南》的阻力就会大大减少。我国这部《指南》集中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全国主流肝病专家的集体智慧,来之不易,内容丰富,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专业医务人员作为当前接受继续医学教学、更新知识的教材,认真学习,反复领会。在宁波市,医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都相继举办了专题继续医学教学培训班解读《指南》,宁波老卫协为社区医生举办的《中国十大常见病最新诊疗规范培训班》也列为重点之一宣讲《指南》,从专科医师到社区全科医生基本掌握了《指南》的主要精神,加上通过组建和发挥宁波市肝健康俱乐部的作用,都为贯彻《指南》、规范诊疗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我们通过一年多来正确理解《指南》和临床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全市慢性乙肝患者中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的比例和水平都有明显提高,医患共识增多,关系也更融合。按《指南》进行规范治疗,不仅使乙肝患者更多受益,而且对医生也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预防措施更注重务实

  对于乙肝的预防,在全国范围内都巳充分认识到《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关键》,并通过计划免疫的实施,巳有效降低了婴幼儿HBsAg的携带率。目前要于以重视的是《推广新生儿以外重点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以及《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使用安全自毁型注射器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杜绝医源性传播》。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全球每年新发生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约32 %由不安全注射引起,更提示阻止医源性传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当今广泛使用的内窥镜检查,在消毒上能否达到安全预防传播乙肝,值得高度警惕。如何更好地阻断母婴传播仍然是预防乙肝的重点。《指南》和《要点》都强调了“新生儿出生后要及时并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指南》还推荐“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并指出“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这是个十分重要的描述,解决了一直困扰在乙肝预防工作中关注的二个热点问题:一是长期以来,几乎都已形成常规的在HBsAg阳性母亲妊娠期后三个月推荐每月注射HBIG1针,被认为可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预防效果。而《指南》和《要点》则不予推荐,实际被否定,主要是缺乏循证医学证据;二是明确回答了HBsAg阳性母亲给经有效预防的婴儿喂母乳的安全性。但从《指南》发布以来,仍有一些专家通过媒体告惠HBsAg阳性母亲不要给孩子喂母乳,特别对妊娠后期是否需要用HBIG的看法仍然相当不一致。作为在学术上的继续争论是有益的、必要的,但对《指南》、《要点》不推荐、甚至有明确描述的问题,在向公众作科普宣传时不宜自行其是,还是应该有个标准,这个标准至少在目前应以《指南》、《要点》为依据。宁波市肝健康俱乐部的专家本着对乙肝患者、携带者和广大市民负责,密切关注媒体的乙肝防治信息,及时发出忠告,引导群众按《指南》和《要点》正确落实乙肝的防控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社会公信度也随之不断提高。

  作者:宁波市老医药卫生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浙江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宁波市肝病技术指导中心名誉主任、宁波市肝健康俱乐部专家委员会主任。

联系;13362477535(M),0574-87323866(O)、87317534(Fax)

  e-mail:wangdy8@nbip.net

  

上一篇:多国最新乙肝治疗指南推荐:抗病毒治疗策略
下一篇:2007AASLD慢性乙肝指南对联合治疗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