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肝移植并不可怕

  羊城举行肝移植高峰论坛院士呼吁社会支持以提高肝癌患者成活率

  本报讯(记者/张蜀梅实习生/张启李超通讯员/徐平鸽)随着活体肝移植手术在国内的普及,由其引发的各种伦理问题和技术规范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昨日,由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办的“第三届羊城肝移植高峰论坛”在穗召开。本次论坛的两个重点议题是“活体肝移植中的伦理问题”和“外科医生的基本素质和学科建设”。两岸三地百余名肝脏移植专家云集羊城,就当前肝移植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

  活体肝移植成发展趋势

  据悉,广东的肝病发病率居全国首位,有近一成八的人感染了乙肝病毒,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肝癌更是广东省三大癌症之一,很多肝病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2006年,广东省进行了180多例肝移植手术,占全国的九分之一,其中不乏活体移植案例。

  中大三院肝脏移植中心副主任陆敏强介绍,我国尸体肝脏供应比较紧张,而活体肝移植多采用亲友的肝脏,供体来源广,是各国肝脏移植手术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我国共进行了百余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数据显示,接受活体肝移植的肝病患者比等待尸体供肝的患者的存活率高得多。

  肝移植领域将重新洗牌

  不过与国外和港台地区相比,我国内地的活体肝移植尚处起步阶段,相关的制度规范还不够健全,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活体移植可能引起非法的人体器官买卖,而且这种行为往往很隐蔽,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肝移植专家范上达也在专题报告中对活体移植中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介绍了香港同仁在处理此类问题时的经验,为内地肝移植手术的伦理规范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另外,活体肝移植手术相当复杂,是外科手术中的高危区。因此,活体肝移植手术对医院的技术条件和医师的素质要求都很高。而目前国内的医院有一哄而上的趋势,许多不具备条件的医院争相上马开展肝移植手术,各医院水平参差不齐,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就此,会上许多专家呼吁尽快加强肝移植立法规范工作,提高其准入门槛,让我国的肝移植尽快步入正轨。据悉,国家卫生部已经有所动作,将于近期对肝移植医疗领域进行重新洗牌,并进行许可证管理,对那些实力不足的医院将不予颁发肝移植“营业执照”。

  活体肝移植并不可怕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在论坛上表示,社会应加强对活体肝移植技术的认识,正视活体肝移植。

  目前,有些医院已开始活体肝移植的研究和应用,但由于大部分人认为活体肝移植风险大,技术不成熟,并且对肝脏捐献者可能有一定损伤,因此许多人不愿意向自己的家人提供肝脏。

  对此,郑树森表示,我国从1995年就开始从事活体肝移植的临床研究工作,已有100多人接受了活体肝移植,其中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的6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接受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达100%。

  相关新闻

  港“肝脏移植之父”范上达推广“香港模式”

  活体肝移植应首保供体安全

  本报讯(记者/张蜀梅实习生/张启李超卫学军通讯员/徐平鸽)香港从1996年开始推广普及活体肝移植,比内地早近十年。香港现每年要进行近四十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昨日,中科院院士、香港“肝脏移植之父”范上达在“羊城肝移植高峰论坛”上说:“肝脏提供者的安全最重要,供体评估必须严格执行”。

  据悉,迄今为止全球共有12例移植手术肝脏提供者死亡案例,但业内人士透露,真实数字远不止这些。香港也曾发生一起活体肝移植供体死亡案例。死者是一位50岁的女士,她在术后10周时突然出现发热、抽搐和呕吐等症状,后抢救无效死亡。该女士在尸检中被发现患有十二指肠慢性溃疡。据介绍,患此病者不符合肝移植供体条件。

  就此,范上达认为,对活体肝移植应持谨慎乐观态度,必须提高警惕,严格执行供体评估制度。香港的供体评估由专业的评估机构操作,并受隶属于政府的人体器官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要求活体肝移植供体必须是健康的个体,这一点绝不容妥协。

  另外,供体的供肝行为必须自愿。在香港,为了确保非亲属供体无买卖动机,供体和肝脏接纳者均需接受临床心理医生的心理测试。心理报告交由人体器官委员会裁决。如遇紧急情况,一旦患者亲友同意供脏,以上所有评估程序将会在24小时内完成。

  目前,我国内地的供体评估标准尚未统一,政府也没有专门的管理监督机构。这给活体肝移植供体带来了安全隐患,也会引发一些伦理争议。对此,中科院院士郑树森表示,我国大陆的活体肝移植起步较晚,相关的规范和立法工作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国家卫生部正在努力之中。

上一篇:终末期乙肝肝移植后HBV再感染防治
下一篇:肝移植术后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