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体肝移植领域书写辉煌


——记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王学浩教授
姜跃进 徐长江 杨丽佳
2005.03.30 8版 医药信息 编辑:李仁丰

  现任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移植中心主任的王学浩教授,1965年以
优异的成绩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附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当了一名外科医生。
  198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王学浩被医院送往美国匹兹堡大学医
院世界肝移植中心研修,成为我国当时到国外研修肝脏移植仅有的两
三人之一。匹兹堡大学医院肝移植中心由“世界移植之父”斯塔兹创
立,迄今已完成肝移植8000多例,居全球之最。研修期间,王学浩参
与完成肝移植手术100多例,熟练掌握了肝移植的基本理论、实验室
研究方法和临床肝移植基本技能。1986年,抱着要用自己学到的世界
最先进移植技术为祖国肝病终末期患者闯出生路的决心,他谢绝导师
的再三挽留返回祖国。
  19个春秋的不懈努力过去了,王学浩和他的同伴们不仅亲手建起
了国内一流水平的肝脏移植中心,而且闯出了一条较之普通肝移植更
具优势之路——活体(亲体)肝移植,并在这条路上书写下一串耀眼
的辉煌:
  ——1995年1月成功完成我国大陆首例活体肝移植;
  ——2001年1月成功为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实施移植术,开创了
我国大陆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亲体肝移植之先河;
  ——2001年6月,6天之内成功地为一6岁患儿实施活体肝移植、
肝动脉重建、减体积再次肝移植3次大手术,创我国大陆之最;
  ——2002年2月成功地为1例急性肝功能衰竭伴Ⅳ期肝性脑病患者
行中国内地首例急诊成人间右叶供肝活体肝移植;
  ——2001年,首次采用独创的供、受体肝静脉及腔静脉扩大联合
成型吻合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亲体肝移植物流出道易扭曲、梗阻的
难题;
  ——成功完成活体肝移植数36例,居全国第一;
  ——建立了完善的供肝者随访系统,为活体肝移植在我国大陆深
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采用世界上最大宗的病例首次证实:亲体肝移植是目前治疗
肝豆状核变性病的最有效办法。

  亲体肝移植使他们重获新生
  肝豆状核变性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特征是铜
蓝蛋白合成不足,导致大量铜先后堆积于肝脏、中枢神经、眼、肾和
其他器官,导致相应系统、器官损害,最终危及生命。药物是传统的
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不仅需要终身维持,而且只能使小部分患者病
情进展减慢或暂时缓解,不能逆转肝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及其他
相关并发症。近十多年来,发达国家开始采用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
性病。但因缺乏系统研究和大宗病例报告,国际学术界对其治疗伴有
神经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病手术时机和疗效一直持有争议,故至今尚
无被公认的理想治疗方法。
  为探索证实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的疗效,以王学浩教授为
首的科研组,从1993年开始,采用亲体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26
例,取得令人振奋的疗效:术后所有患者神经症状均获显著缓解或不
同程度改善,肝功能、铜蓝蛋白、尿铜排泄恢复正常,能像正常人一
样生活和学习。
  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对亲体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进行了系
统研究,从基础到临床,针对其适应症、手术时机、铜代谢变化、神
经症状改善、供体基因筛查等建立了一整套亲体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
变性病的科学方案。有效解决了小移植物流出道易扭曲、梗阻的世界
难题。此外,还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吻合肝动脉的大鼠部分肝移植模
型,为亲体肝移植的基础研究提供了符合临床实际的研究载体。
  这是罕见的一幕:2004年2月10日上午,16位天真烂漫的小“换
肝人”,叽叽喳喳地在省人民医院一起亮相。令在场的记者和来宾们
惊叹不已。小“换肝人”中,有6位重获新生已经4年,生长发育、学
习生活与正常儿童无异,有好几位还是“三好生”,标志着我国活体
肝移植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5岁的淮安女孩沈亚莉是16个孩子中第一位“换肝”者。4年前,
小亚莉因肝豆状核变性引发肝硬化、肝腹水,不“换肝”就没有生路。
听说献出部分肝脏就能换来爱女一条生命,其母韩传芹毫不犹豫地选
择了献肝。2001年1月6日,以王学浩教授为首的肝移植中心,成功地
为其实施了活体肝移植,成为我国大陆首例完全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
完成的亲体肝移植。如今,小亚莉已成为一名优秀学生,上学期期末
考试拿到两个100分。母亲韩传芹也十分健康,家里六七亩责任田全
由她一个人“承包”。
  来自盐城农村的10岁小女孩蔡文群,看起来特别活泼开朗。两年
前,小姑娘同样因肝豆状核变性不得不“换肝”,其母献出400克肝
脏。由于小姑娘病情比较特殊,肝脏移植中心6天之内连续为她实施
了活体肝移植、肝动脉重建、减体积再次肝移植3次大手术,成功地
挽救了她的生命,手术之惊险创全国之最。
  南京大学69岁的中科院院士游效曾教授,患肝炎多年,后因工作
过度劳累,病情恶化,以慢性重症肝炎住进省人民医院。入院后,游
院士的病情继续恶化,一个星期后就处于肝昏迷状态,黄疸指数达到
500多(常人只有20多),肝腹水严重,出现了包括肝脏在内的多脏
器衰竭,惟一的希望就是肝移植。然而,由于游院士身体状况极差且
已经69岁高龄,移植成功率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如果不做肝移植,患
者一点希望都没有。在游院士家属的积极配合下,肝移植中心决定冒
险为游院士施行“换肝”手术。经过紧急准备,王学浩教授及其助手
张峰主任医师、孔连宝副主任医师等一起上阵,为游院士实施异体全
肝移植,手术历时6个小时获得成功。然而,术后三四天,游院士突
然出现心肺功能衰竭,肺功能几乎完全衰竭,呼吸十分困难。医院当
即调集十几个科室专家会诊,千方百计进行抢救,终于转危为安。如
今,游院士已健康生活2年多,并已重返工作岗位。
  泰州姜堰市农村小伙子钱华4年前成功地进行了肝移植,1年前他
娶了一位贤惠的妻子。1年后,这个幸福的小家庭又添了一位“小宝
贝”,钱华由此成为国内首例结婚生子的“换肝人”。今年2月10日,
钱华偕妻子抱着出生70天的女儿,来到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省人民医
院报喜。
  32岁的钱华,1993年起就患上了肝炎。因为肝病,交往多年的女
友离开了他。后来,小钱因肝硬化、肝萎缩生命垂危。2000年9月27
日,省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成功地为他实施了异体全肝移植。“换肝”
后,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小曹,并生下了可爱的小宝宝。当夫妻俩抱
着他们爱情的结晶出现在王学浩面前时,王教授的脸上露出了由衷的
笑容。

  在求索的路上锲而不舍
  省人民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是在肝脏外科基础上成立的。
  肝脏外科是省政府临床重点专科、省卫生厅“135工程”医学重
点学科、江苏省肝脏移植中心核心科室、南京医科大学肝癌研究中心
核心科室。
  早在1959年,该科即开展了全省第一例肝切除手术,至1985年共
施行肝切除142例。1986年,肝脏外科专业组成立,在江苏改革开放、
科技兴省的大背景下,肝脏外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医、教、研取得
了突出成绩。迄今为止,已行各类肝脏外科手术近4000例,原发性肝
癌外科治疗1、3、5年生存率分别达89.2%、50.4%、33.2%,其中
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达66.4%,已有50例病人生存10年以上,无论是
手术切除例数,还是术后长期生存率等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肝癌
的系列研究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
厅级科技进步奖和新技术奖8项。
  肝脏外科现已成为全国肝癌治疗中心之一,收治的病人来自北京、
广州、宁夏、黑龙江、福建等全国20多个省市,还有来自港、澳、台
地区的病人及海外华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科肝移植工作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手术例数和术后存活时
间在当时居国内第三位,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994年起,该科开
始进行活体肝移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1995年施行了全国首例活体部
分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当年中华医学会将其列为当代肝脏外科新
成就之一,被评为1995年江苏省十大科技新闻。2001年1月,成功开
展了第一例由中国内地专家独立完成的亲体部分肝移植。目前,在该
科基础上成立的、以活体肝移植为特色的肝脏移植中心,已完成肝脏
移植300多例,其中活体部分肝移植近40例,活体肝移植例数占全国
的60%。
  采访中,省人民医院院长黄峻教授高兴地告诉我们:“经过多轮
专家评审,医院已正式将肝脏移植中心确定为全院两个‘重中之重’
的学科,现正采取特殊政策,力争将其打造成国家级品牌学科。”他
历数了中心的业绩:
  1986年首先在国内研制和应用上腹部牵开器配合肋缘下屋顶形切
口,暴露手术视野,废除了国内传统的经胸切口技术,显著减轻了手
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此项技术经多次改进最终获国家发明专利,在
全国范围内推广。
  1987年在国内首次报告应用Lipiodol动脉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
为肝癌的介入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现已在全国推广,广泛用于肝癌
的外科治疗、肝癌的栓塞治疗,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7年在国际上首次报告125I-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导向治疗
原发性肝癌。经多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对159例不能手术切除的晚
期肝癌患者行125I-碘油的导向综合治疗,1、2、3年生存率分别达8
2%、56%、35%,其中23例因肿瘤缩小得以二期切除,5年生存率达
53%,达国际先进水平。
  1988年在国内首次报告以病肝区域性阻断代替传统的全肝血流阻
断,并在国内首次倡导肝切除行术中胆道造影,明显提高了肝切除术
的安全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使肝切除的围手术期死亡率从国际外
科界通常的5%降至1%以下。
  1991年在国内首次将超声外科吸引技术用于肝切除,并进一步研
制了超声刀,在全国推广,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
  记者了解到,中心治疗肝炎肝硬化和重症肝炎具有独特的优势。
  终末期肝炎肝硬化和重症肝炎的治疗是世界性难题。近年来,中
心采用原位肝移植的方法,连续对多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危重症
肝炎患者行肝移植。经采用特效抗病毒治疗措施,术后反复随访,乙
肝两对半指标均由肝移植前的阳性转为阴性,达到了对肝炎和肝硬化
的根治。中心还对肝移植治疗肝炎、肝硬化作了大量分子生物学研究,
以提高肝移植疗效,防止乙肝复发。
  近15年来,肝移植中心先后获中华医学奖、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0
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200余篇论文,其中SCI收录10篇,
培养了30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建成了具国内一流水平的肝癌诊治
中心。还帮助上海、深圳及河北、山东、安徽、江西及省内多家医院
开展活体肝移植,成为国内活体肝移植的培训和研究基地。

  团结奋进的专家群体
  王学浩主任说,亲体肝移植是器官移植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尸
体供肝无法比拟的优点,如:供肝来源广泛、供肝质量保证、手术时
机从容、移植费用少、免疫排斥发生率低等。亲体肝移植的手术又是
复杂和富于挑战性的,其最大难度在于供肝取自健康活体,既要保证
供体的安全,又要获取足够的供肝量并保留移植物成活必需的管道。
故既需要精湛的技术,又需要密切的协作,很有幸,我们有一支团结
协作的专家队伍。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人民医院肝脏移植中心有1位博士生导师、3
名教授、12位博士,是一座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金字塔”。
  学科带头人王学浩现为肝脏移植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承担和
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分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部级和
厅级科研课题等近2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
得部、省、厅、校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先后获得“国务院有特殊贡
献的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授予的“中国具有突出
贡献的优秀研究生”、“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南京
市十大科技之星”等称号,2004年被人事部、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
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已培养博士生10名、硕
士生近30名。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华医学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中华
医学会移植免疫学组委员、江苏省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
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及《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等30余家专业杂志编委和常务编委或副主编。
  1995年1月5日,他领衔开展了国内首例活体供肝移植,成为我国
活体肝移植开拓者,同年获中国肝脏外科新成就奖,被评为当年度江
苏省10大科技新闻。至今,他已主持完成活体肝移植手术近40例,为
我国活体肝移植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心的张峰教授、李相成主任医师等,年龄都在40岁上下,是活
体肝移植手术中的得力“干将”。
  张峰教授1983年从南医大毕业后即到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工作。
1992年至1998年,先后3次到日本京都大学活体供肝肝移植中心研修。
在省人民医院开展的活体肝移植手术中,张峰是继王学浩教授之后第
二位重要人物,他的“绝活”是在不停止血流的情况下,将供肝者的
部分肝脏从整肝上切下来,切肝时尽量让供肝者少出血,否则会打破
供肝者体内平衡,引起器官衰竭等并发症。
  在王学浩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在美国匹兹堡大学starzl器官移植
中心及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深造过的李相成主任医师,其特
长是对肝动脉血管进行缝合。供肝者部分肝脏切下来后,需将其与病
人体内残留的肝静脉、肝动脉缝合,李相成凭着一双巧手,在显微镜
下,将血管缝得“天衣无缝”。
  王学浩教授强调,肝移植是一个多科合作的工程,除手术组外,
医院还专门成立了协作组,参加者包括麻醉手术室、儿科、传染科、
ICU、血液科、B超室等科室的五六十位医护人员,他们共同参与完成
了难度极大的活体肝移植手术。
  2001年12月27日,省科技厅邀请了我国外科学“鼻祖”、中科院
院士、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裘法祖教授,中华医学
会器官移植分会主任委员陈实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冷希圣教授等7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省人民医院开展
的“活体肝移植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成果进行鉴定。
  会议开始时,当实施活体肝移植手术才23天的小男孩邓军和另外
两位小“换肝人”喜气洋洋地捧着鲜花献给裘法祖爷爷时,老人开心
地笑了。
  经过严格的评审、讨论、现场提问,以裘法祖院士为首的评审委
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是一项创新性、开拓性研究,开展时间早、
临床病例数多、治疗效果满意,均属国内领先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
  采访结束时,记者又听到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已先后获得中华
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江苏省人民医院
肝脏移植中心的活体肝移植术,目前正在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冲刺。
王学浩和他的团队,将跃上新的更高的平台书写辉煌!

上一篇:亲属活体肝移植又一例
下一篇:超越亲情的肝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