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肝纤维化治疗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 郭津生

  肝纤维化特点及其潜在治疗靶点

  肝纤维化是可逆的,这一点已在多种慢性肝病患者和动物模型中获得证实。其逆转机制包括基质降解与肌成纤维细胞(MFC)/肝星状细胞(HSC)凋亡。影响肝纤维化的可逆性因素包括:①肝损伤和纤维化的时间;②瘢痕中细胞成分的含量和类型;③瘢痕交联程度;④纤维化间隔的厚度;⑤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间的平衡;⑥其他,如遗传决定因素等。

  肝纤维化的进展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其进展风险相关。对SNP的研究可帮助识别新的疾病发生机制,也有助于对患者的管理和临床试验的设计。

  潜在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的治疗机制及靶点包括:①治疗原发病;②减少组织损伤和促进上皮修复;③阻断MFC增生和血管新生;④阻断MFC收缩;⑤拮抗促纤维化的细胞因子及信号;⑥促进MFC凋亡;⑦刺激MMP活性(如应用TIMP拮抗剂等)。

  抗肝纤维化治疗的独特机遇和挑战

  全世界约有3亿以上慢性肝病患者,尚无法满足其大量的治疗需求 。随着对肝脏生理和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研究者已发现大量值得进行临床试验的潜在治疗靶点及药物。创新试验设计可加速治疗药物的研发,已有大型医药企业致力于此。但相关临床研究中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慢性肝病有着长期天然史,非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试验不能依赖于临床终点;其次,研发新的药物需要较为漫长的时间(8.5~14年)和充足的资金;再次,在现有的抗肝纤维化药物试验中,仍须进行肝活检以判断药物疗效,亟须有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及图像检测方法替代,以缩短试验周期。

  抗肝纤维化治疗研究的发展方向

  理想的抗肝纤维化药物试验应具有以下特征:①纳入合适的治疗人群;②选择在疾病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的分子靶点;③采用可复制人类疾病特征的动物模型;④在人类肝脏中对试验结果进行广泛验证;⑤应用经验证过的生物标志物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早期、可信地解读。

  加速抗肝纤维化药物的临床转化还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通过组织和体液分析,识别关键的病因相关决定因子及表现因子;第二,建立可复制人类疾病特征的动物模型;第三,揭示反映早期疾病活动性改变的生物标志物;第四,开发无创和可常用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和图像技术;第五,在治疗试验中引入理想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在目前可能的时间间期内获得药物治疗有效或无意义的结论。

  (作者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主办的“肝纤维化发生机制、诊断与治疗研讨会”整理而来)

上一篇:HBVcccDNA:临床意义研究新进展
下一篇:汉族人乙肝病毒感染新易感基因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