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苦参素有望减少乙肝耐药
2012年10月26日,在第13届亚太临床微生物暨感染病会议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蒋建东教授做了题为“Hsc70是抗HBV的潜在靶点”的报告。
我们都知道有青蒿素,实际上,我国研发的抗感染药物还有苦参素。苦参素是从我国天然产物中分离出的化合物,也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SFDA就已批准苦参素用于抗肝炎治疗。但在当时,苦参素的分子机制不是很清楚,它的临床效果并不比西方药物更好,所以是放在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使用。
过去几年,我们研究了乙肝病毒(HBV)与宿主的关系,发现有一个蛋白,即热休克同源蛋白(Hsc)70,是HBV复制所需要的蛋白,如果我们下调这个蛋白,使这个蛋白含量减少,HBV复制就会被抑制。我们建立了一个生物学模型,在筛选时发现,苦参素可以下调这个蛋白,这就回答了之前不清楚的问题。苦参素可能是通过抑制Hsc70的表达产生抗HBV作用。这一特点与其他药物不同,这是使我们兴奋的地方。后来,通过生物学实验、动物实验证实,苦参素就是通过抑制Hsc70蛋白在宿主细胞的表达来产生抑制病毒的作用。
苦参素通过调节病毒宿主细胞内环境使宿主细胞不支持病毒复制,很可能不会引发耐药。我们也做了很多实验,发现在细胞中苦参素对耐药病毒有效,自身也没有引起耐药。我们又把这一结果在临床进行试验,发现苦参素对抗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的和不耐药的乙肝患者同样有效。因此,如果把苦参素与现有的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明显减少临床耐药的产生。肝炎需要长期、终生服药,耐药是肝炎的大问题。苦参素既能抗病毒又能减少耐药,中西结合可能是未来的较好治疗方案,这在早期试验中已经被证实。
未来,我们有两个研究方案。一是对苦参素进行化学改造,使这一化合物能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好的安全性,我们已经申请了专利并转让给中国制药企业,希望在一、两年后能进入临床研究;第二是对于苦参素本身,我们之前的试验只在几十例患者中进行,未来我们希望能有几百例患者,全面回答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减少耐药产生的问题,分析对哪种逆转录酶抑制剂有最好的效果。目前研究正在进行中,希望我们自己研发的药物能够在肝炎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专家简介
蒋建东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2010年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任所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就读于南京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1988年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89-1999年在美国纽约大学西奈山医学中心学习、工作,回国前任肿瘤系临床免疫实验室主任。1999-2010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先后任研究员,病毒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所长。主要从事抗感染、抗癌和糖脂代谢紊乱的新药研究。
下一篇:微生物所发现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