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培育转基因鼠用于乙肝研究
科学家培育转基因动物模型 乙肝鼠成人类替身
八辈子不知道乙肝为何物的小鼠,在转基因技术的帮助下,变成了“乙肝病毒携带者”!别担心,这不是在制造实验室鼠疫,而是我国科学家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乙肝,专门培养的“动物替身”。
复旦大学医学院闻玉梅院士昨天告诉记者:目前新一代持续表达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转基因小鼠已稳定繁殖了7代。这一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和治疗我国为数巨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重要意义。
转入“中国特色”的乙肝病毒基因
人会得乙肝,动物却很难。研究人员介绍,除了身价不菲的黑猩猩,绝大多数动物都不会感染这种病毒。为此,科学家一直在想方设法寻找合适的“动物替身”,用以模拟人类乙肝患者。
在闻玉梅院士的带领下,复旦大学与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决心另辟蹊径。在几百枚小鼠的受精卵细胞内,课题组“植入”了乙肝病毒基因组。20天后,经过筛选的鼠宝宝呱呱落地,成为天生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课题组成员任军博士告诉记者,乙肝病毒分为7种不同亚型,我国以B型、C型居多。此次转入小鼠体内的,正是从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分离出的一株B型病毒的基因。
“人类替身”享受贵宾待遇
在南方模式生物研究中心的实验室,记者见到了这群探头探脑的“小煤球”。看起来,它们可不像一群“病人”,而是个个活泼可爱:黑色“板寸”,两片花瓣耳,粉嫩光溜的长尾巴。据研究人员介绍,这群小鼠已是乙肝病毒转基因“世家”的第7代“鼠孙”,现有400余只。
一沾“转基因”的光,连小鼠也享受起贵宾礼遇:卧房的温度、湿度、日照、通风都有严格标准。还有特殊工艺木屑铺就的一床“席梦思”,以及专享的饼干和“自助餐”。
南方模式中心副主任费俭研究员说,这群小鼠“患者”的乙肝病毒表面蛋白(即常说的“表抗”)表达稳定,较好地模拟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状态。再加上它们繁殖力惊人,出生后40天即可交配繁殖,因此完全能充当“取之不尽”的人体实验代用品。
目标:研究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
在求学、就业过程中碰壁,在生活中受歧视,部分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癌——闻玉梅院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约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十分庞大。
与活动性乙肝病人不同,在携带者的体内,乙肝病毒会悄悄“潜伏”。为什么潜伏状态的病毒却能在人体内长时间制造大量的乙肝病毒表面蛋白?这是否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肝细胞的癌变?这一切的内在机制又是怎样?可否找到其中的关键环节并人为地施加影响(治疗),彻底清除潜伏的病毒?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转基因小鼠在研究工作中“大力协助”。
闻玉梅院士说,借助动物模型,科学家就能“推鼠及人”,系统探索相关发生机理,寻找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良药。此前,闻玉梅课题组已经研制出我国第一个乙肝治疗性疫苗,“现在,我们要把关注对象从活动性乙肝患者扩展至乙肝病毒携带者”。
下一篇:韩国干细胞研究走在中国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