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病毒性肝炎治疗精彩研究推介


  2011年2月18日上午,在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年会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报告专场上,分别由中国的庄辉院士和贾继东教授作为会议主席之一,会后,两位学者向中国医生推荐了优秀报告,并进行点评。

  替诺福韦“照进”拉米夫定耐药的现实

  对于拉米夫定(LAM)耐药的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上常给予阿德福韦酯(ADV)挽救治疗,但仍常常不能获得完全应答,香港一项研究纳入136例此种情况的患者,在服用ADV治疗6个月时不能检测到HBV DNA,则为发生早期病毒学应答(EVR)。

  结果显示,仅22%的患者获得EVR,其接受ADV+LAM治疗3年的累计持续病毒学应答与单一ADV治疗3年相似。同时,研究还表明,EVR是患者治疗3年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独立相关因素。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部分未发生EVR患者转用恩替卡韦或替诺福韦,替诺福韦治疗1年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显著高于恩替卡韦(70.8%对34.4%)。研究者认为,LAM耐药的乙肝患者接受ADV挽救治疗6个月时的EVR即可预测3年持续病毒学应答情况,若转为替诺福韦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病毒抑制。

  庄辉院士点评: 结合中国国情,面对许多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中国患者,LAM耐药是常见的临床问题。这项研究在对LAM耐药患者进行治疗和病情监测、用药方案调整方面给予我们一些提示,值得借鉴。此外,荷兰学者詹森(Janssen)提到,对于病毒学应答不好的乙肝患者,给予适当的免疫学调节是有必要的,这提示干扰素与核苷酸类似物联用,我国学者已开始这类研究,其结果值得期待。

  Boceprevir或可“点亮”难治性丙肝的未来

  Boceprevir是一种口服丙肝病毒(HCV) NS3蛋白酶抑制剂,用于对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P/R)治疗无应答或复发的患者,P/R+Boceprevir三联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关注。美国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403例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其中部分患者为已经P/R治疗无应答或复发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组为P/R+安慰剂治疗48周,第二组为P/R治疗4周后加Boceprevir,根据病毒学应答情况调整疗程,第三组为P/R治疗4周后再加Boceprevir治疗44周。

  结果显示,第一组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001)。在第4周HCV RNA 下降<1 log的患者中,第一组均未获得SVR,另两组的SVR率为33%~34%;在第4周HCV RNA 下降≥1 log的患者中,3组SVR率分别为26%、73%和80%。研究者观察到的P/R+Boceprevir三联治疗不良反应仅为不严重或不影响治疗的味觉障碍。

  研究者认为,对于P/R治疗无应答或复发的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Boceprevir联合P/R治疗可使SVR率显著提高。

  贾继东教授点评:这篇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了Boceprevir对治疗无应答和复发丙肝的治疗效果,而不是以Boceprevir作为初始治疗。因为从经济学角度考虑,对于丙肝患者初始即给予Boceprevir,患者经济负担过重,不符合我国的临床现状。同时,对于复发的丙肝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可能还有效果,但对于本来就无应答的丙肝患者来说,很有必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研究者对于加用Boceprevir治疗还进行了不同设计,根据治疗应答情况调整疗程或固定疗程,结果显示,后两组的SVR率相近,较P/R组均显著提高。这篇研究的亮点在于具有临床意义的试验设计,一方面,研究者考虑到了Boceprevir不应作为所有患者的初始治疗,另一方面,根据患者的治疗应答情况调整疗程,可能缩短疗程,这两方面都有利于降低药物费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上一篇:第21届APASL病毒性肝炎研究亮点荟萃
下一篇:第21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