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港沪国际肝病会议现场报道
中国肝病学界国际化的“现在进行时”
——2008年港沪国际肝病会议现场报道
本报记者 许倩 发自香港
6月12至15日,2008年港沪国际肝病会议(ILC-2008)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召开,2600多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代表约1500名。本届会议的主题为“肝脏病的分子靶向研究:从实验到应用”。一百多位国内外肝病专家就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诊断及内外科治疗进行学术报告或专题研讨。与会代表在探讨、交流之中,分享研究的进展与临床成果。
置身于ILC-2008会场之中,会恍然忘记这是在中国。因为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学者已融入到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拥有不同肤色的参会代表之中,流畅的英语交流如同无形的填充剂,抹平了曾经的间隙。
大会秘书长、香港大学廖家杰教授告诉我:“港沪国际肝病会议已经成长为世界公认的高水平国际会议。但这是不够的,得到国际认可只是第一步,让中国领先于国际,让国际化向‘中国特色’看齐,这才是我们要求的国际化”。
国际化的“现在进行时”
ILC会议主席一直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汤钊猷院士担任,他已年近八十,却依然精神矍铄。汤院士向我谈起会议的前身要从1986年上海国际肝癌肝炎会议算起。老人讲述到从几百人的会议发展到今天两千多位国内外专家咸集的国际会议,难掩喜悦和自豪,他说会议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会议自身的学术水平在提高。
“当我们中国可以举办这样的国际会议时,应该考虑的是怎么从学术上让‘国际化’向中国看齐,”汤院士如是说。这与廖家杰教授的观点完全一致。或许正是基于如此相似的学术理念,才促使两位教授分别作为沪、港双方的主要会议组织者,携手“打造”了ILC-2008。
汤钊猷院士谈到肝癌的治疗时说,在过去的将近一百年里,医学家的目标只有一个——“杀死癌细胞”。时至今日,汤院士认为应该同时考虑两个目标——“杀死癌细胞”和“教育好剩下的癌细胞”,即eradication+modulation。后者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更关乎肝移植术后和放化疗后的患者生存情况。汤院士还谈到,中国的癌症治疗一直跟在外国人后面,或许转换癌症治疗思路才能够做出“中国特色”。
廖家杰教授现任亚太肝病研究会(APASL)的主席,参与了前不久才发布的APASL《乙肝治疗指南》的讨论和制订工作。在此次大会上,他向国内外专家进一步讲解了《指南》,特别强调严格把握乙肝治疗的停药标准,且不提倡终身服药。他说ILC给世界肝病学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中国学者要团结起来,比如把香港的临床优势与上海的基础研究优势结合起来,做出领先于世界的成果。这需要创新,不仅是思维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实体的创新。
体现学术人文,重视公众教育
在此次大会上,许多报告专场都以一些人士的名字命名,如Kunio Okuda纪念讲座、Friedrich W. Deinhardt纪念讲座、Hans Popper终身成就奖讲座、程思远纪念讲座等。在每场报告之前,参会者都会共同对这些人士所做出的贡献进行简要回顾。廖家杰教授说,这是此次大会为了纪念那些为世界肝病学界做出过巨大学术贡献,或提供过大量资金支持的学者和著名人士,经过国内外专家精心挑选,特别设立的一个环节。在这种学术人文突出的氛围中,可以使现在的学者了解更多的过去,并以此激励他们在未来为肝病学的发展付出更大努力。
廖教授还说,学术研究是重要的,面向公众的普及宣传同样重要。因此,大会每天都安排了一次面对公共媒体的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肝病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乙肝、丙肝、肝移植及人工肝等4个专题,并一再呼吁公众媒体把这些科普知识传递给香港市民。
更多扶助青年学者成长
此次大会的一个亮点是“内地研究生资助计划”。廖家杰教授介绍说,此次会议筹备之初就考虑到“要给青年人多一点机会”,尤其是内地的青年人。由于经济等方面原因的限制,他们很难参加国际会议,更难有机会和国际著名专家直接对话,这可能会禁锢他们的思维,埋没他们的能力。ILC-2008愿意给内地优秀的青年学者提供更多机会。
会议主办方收到内地研究生的来稿近千份。经国内外专家审阅后,会议决定提供给100名内地研究生往返机票及住宿。这些优秀而幸运的研究生们也都很珍惜此次机会,从早晨7点开始的“Early morning session”,到下午6点才结束的“Free Paper Presentation”,总有这些青年人的身影和声音。他们敢于直接发问,与国外顶级专家对话,通常年长的专家们都会向其耐心解答。在几个会场中,当看到中国青年学者自信地以流畅的英语与世界著名专家对话时,在座的国内外学者都会情不自禁地微笑、鼓掌,甚至竖起拇指表示称赞。廖家杰教授说,从这些青年学生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虽然,ILC-2008已在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湾落下了帷幕,但是中国肝病学界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的步伐仍在继续。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肝病学界国际化的“现在进行时”。
"中国的癌症治疗一直跟在外国人后面,或许转换癌症治疗思路才能够做出‘中国特色’"——汤钊猷
"让国际化向‘中国特色’看齐,这才是我们要求的国际化"——廖家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