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协揭露医疗广告五大骗术 提示市民加强防范
 
据悉,近期消费者对一些医疗机构以广告的形式误导择医购药的投诉明显增多。群众普遍反映,一些医疗机构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媒体上做大量广告,对消费者就医、购药进行误导甚至欺骗。为此,北京市消协在8月15号发出警示,指出老百姓要警惕医疗广告5大陷阱:夸大疗效;利用明星诱导;打专治疑难杂症的幌子;隐瞒诊疗实情,开大额处方;隐瞒处方内容和药品成分。
得知此消息后,记者立刻采访了北京市消协组织宣传部龙志兵主任。“以前的医疗投诉,主要针对服务质量、医疗纠纷、药品质量等问题,但最近发生了新变化,投诉热点集中到了虚假医疗广告上,据统计,竟有五成以上的医疗投诉与虚假医疗广告有关。”龙主任还特别提醒道,“这五大陷阱是我们消协根据目前投诉最多的情况而总结出来的,患者择医购药时一定要特别谨慎,以免掉进陷阱,被谋了财不说,还可能被害了命。”
陷阱一:夸大疗效
龙主任总结,对虚假医疗广告的投诉中,几乎都涉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医疗广告夸大疗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泌外分会主任委员郭应禄院士指出,“夸大疗效的广告对许多病情较重、多方求医无效的患者来说,具有极强的诱导性。”
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蔡仁华告诉记者,夸大疗效广告的主要特征是,打着“专家”旗号,对一些常见的、病程漫长的疾病,肆意吹嘘,以“愈后不反弹”、“一个疗程无效,一律免费治疗”等禁止性承诺引诱患者就诊。比如“乙肝指标保证全部转阴”、“糖尿病保证治愈,病人想吃啥就吃啥”、“对不孕不育症有极高治愈率”等就是最常见的夸大疗效术语。
真实情况如何?记者特地请到多位专家为患者指点迷津。北大医院肝病专家斯崇文教授告诉记者,“乙肝指标全部转阴是不可能的,所谓的转阴治疗还可能加重病情。”
“想吃啥就吃啥”对糖尿病人有着相当的诱惑力,不过,内分泌专家钱荣立明确表示,糖尿病人要想稳定血糖,一定要控制饮食,药物只是辅助手段,想吃啥就吃啥,最终会导致失明甚至死于肾衰。
“对不孕不育症有极高治愈率”利用了部分夫妇急于求子的心理,郭应禄院士却说,“极高的治愈率”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治疗效果要看病因,不能一概而论,许多情况下,比如睾丸严重萎缩者是根本无法治愈的。
陷阱二:利用明星诱导患者
“用明星诱导消费者是最近较流行的做法。”龙主任说,“亿万资金啊,没有用在加强医疗技术、培养医疗人才上,而是大把大把地花在了明星代言上。”
目前,明星打医疗广告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有两种明星颇得青睐:一是演过正面角色的、“诚实稳重”型男星,二是演过偶像角色的、“健康活力”型明星。
一位受骗患者对明星不加选择代言医疗广告很气愤,“如果不是这么大牌的明星在全国电视台做广告,我根本不会相信这家医院,谁知道这根本是个骗局,让你花钱花烦了、花怕了,自然就不去治疗了,但没完成他们的‘疗程’,最后还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据此,蔡所长提醒大家,名人知名度不等于广告可信度,他们虽有号召力,却不懂医学,代言不了医院赖以生存的关键———医疗质量,医院应该以良好的服务、精湛的医术和合理的收费赢得市场。郭院士的话很有启发性,“一个医院如果靠明星、靠广告维持门诊量,恐怕值得怀疑。”
戏剧表演艺术家李默然,曾经以演出电影《甲午风云》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而蜚声全国,11年前,却因代言一则医药广告引起强烈争议。他的一句肺腑之言,值得现在所有的明星正视:“只要是货真价实的广告,谁都能做;只要是伪劣产品的广告,谁都不能做。”
陷阱三:打着专治疑难杂症的幌子
龙主任指出,目前许多小医疗机构日子不好过,只好“别出心裁”地抢市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科室租出去,请来一些“专家”,摆出“专治疑难杂症”的架势,甚至连艾滋病等都是他们的重点业务。
郭院士分析,“疑难杂症”分两种情况:一是“疑难杂症”并不疑难,如淋病、某些泌尿系感染等,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花费不高,效果也很好;二是“疑难杂症”确实是医学难题,治疗不理想,比如癌症、艾滋病等,这时,虚假广告除了爱搬出“中医理论”外,还热中打出“高科技成果”等唬人字眼,实际上,一些所谓的“基因治疗”、“纳米技术”等“高科技疗法”目前大多处在研究阶段,还没有到走进街头巷尾的小医疗诊所里的程度。
“疑难杂症专科诊所”老底如何?郭院士亲身经历颇能说明问题———他曾在哈尔滨、泉州等地发现,一些打着“专治男科疑难杂症”广告的医院,竟然冒用郭院士“北大医院泌尿外科所长”的头衔欺骗患者,“最可笑的是,冒名者中,还有一个‘郭所长’是女性!”郭院士觉得不可思议。
陷阱四:隐瞒诊疗实情,开大额处方
据龙主任介绍,前面三个陷阱目的是诱导病人就诊,以便赚取不义钱财。病人一旦被骗来就诊,这时,他们就开始设置下面两个“赚钱”的陷阱了!
面对求诊的病患,他们通常会隐瞒诊疗实情,夸大疾病的严重程度,本来病人得的是小病,却硬是说病情严重,大肆渲染,以诱导患者购买大额处方。
这些大额处方到底值多少钱?记者从消协了解到,一个北京白癜风患者从某医院购买了几付“特效药”,每付260元,回家打开包装,发现里面乱糟糟的,心生怀疑,投诉到消协,消协特地请了同仁堂药师进行鉴定,结果,每付药仅价值30多元,药价上涨近9倍!
陷阱五:隐瞒处方内容和药物成分
记者从消协了解到,为了赚钱,一些医疗机构还隐瞒处方内容和药品成分,明明开的只是一些普通的抗生素或者一些廉价的中草药,却被包装成疗效独到、原料昂贵的“祖传秘方”或者“某某药1号”,这些“药品”大多是未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会延误治疗,甚至危害患者的生命。
关于成分不详的“祖传秘方”实情,晋北一位40多岁的白血病患者有话要说。他5年前患上银屑病,听信虚假广告宣传,特地到一家“包治银屑病”的诊所求治,服用了一大堆价格高昂的“祖传秘方”,结果,不幸染上了“急性白血病”。医生告诉他,治疗银屑病的“祖传秘方”中可能含有致癌药物“乙双吗啉”,这种药物已经被国家明令禁止,不过一些医院或诊所为了谋求暴利,偷将乙双吗啉混在自制的药物里,当成“银屑病特效药”卖给患者使用。一位白血病专家告诉记者,“因服用所谓银屑病‘祖传秘方’而导致白血病的病例并不少。”
蔡所长担忧地说道,“这时病人一不慎掉进上面两个陷阱,就真正地被谋了财、害了命。”
防范被虚假广告欺骗
面对如此猖獗的虚假医疗广告,老百姓应该怎么做,才能防范被它欺骗呢?专家指出,一是要普及医学和社会常识,让老百姓有一双识别虚假广告的慧眼;二是老百姓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要具备基本医学常识,对于现代医疗创新成果,老百姓应该有所了解,否则很容易被虚假广告蒙蔽。”郭院士告诫大家。
蔡所长提议,“如果实在不能辨别广告诚信度的话,还是去正规医院比较保险,不要迷信明星、名人做的广告。”
龙主任则提醒,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常识,比如出现以下内容均可视为违规广告,不可盲信:出现“保证治愈”相关内容,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诊疗效果;宣称“祖传秘方”或者“名医传授”;所有的军医广告;所有的性病广告等。
“我们还遇到一些消费者,因为不懂得如何投诉,没有保管好有效的证据,而白白地上当受骗,我们觉得非常惋惜,因此,一定要了解基本的维权常识。”龙主任在采访结束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一份“维权指南”:
1、 根据医疗广告就诊时,首先要保管好广告资料;
2、就诊过程中,妥善保存好病历资料、处方、化验报告、检查收据等等凭据,这是维权最有效的武器;
3、遇到大夫在病历上不如实地记录诊疗状况和处方内容时,要提高警惕;
4、一旦受到虚假医疗广告的欺骗,最好以书面或传真的方式进行投诉,说明被投诉方的准确地址,提供上述有效凭据的复印件和证明材料,同时还要留下联系电话和地址。(袁小瑜)
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