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网站违规广告泛滥

  12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暂行规定》正式实施执行,医药生产、批发、零售和从事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都将首次被纳入电子商务经营监管范畴。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10多个部委,进行不法广告的专项治理,以消除违法广告泛滥状况。但政策上的收紧并没有令一些违法医药广告有所收敛,互联网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通道,成为监管的真空地带。

  利益驱使违规广告登场

  今年8月国家药监局发布调查数据:违法药品广告高达91.3%,违法医疗器械广告高达98%,舆论一片哗然。之后,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医药广告专项治理行动,在传统的广告刊载渠道方面已初见成效,由此,互联网成为医药违规广告转移的阵地。

  记者登陆了某家健康类网站的页面,发现有很多“暧昧”文字链接,点击进入,违法广告一目了然。比如在其肝病频道内,有一个醒目的横幅广告,广告词为“乙肝治疗获重大突破.....病毒乙肝可治愈”,不仅无视有关部门“暂停牛皮癣、艾滋病、恶性肿瘤、癫痫、乙型肝炎、白癜风和红斑狼疮等7种疾病发布医疗广告”的规定,而且出现了“治愈”这样严令禁止的广告词。

  在另一家同样小有名气的健康网站,记者也发现,隐藏在二级页面的广告简直无所顾忌,根治牛皮癣、白癜风、乙肝转阴的广告满天飞,甚至下面直接就是药品名称、汇款地址和帐户。

  广告是健康网站救命粮

  对此,有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大部分健康类网站盈利模式单一,如果不登载广告,就会无法维持生计。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逼迫一些健康类网站以身试法。

  一些名声在外的健康网站常自称拥有多少多少专家,可以在线医疗,在线咨询。不过,有内部人士爆料称,不过是请了一些没有毕业的大学生或实习生,对照书本照本宣科地回答患者的网上提问。仔细看一下其网站上的问答记录,就会发现很多回答含糊其词,甚至漏洞百出。有的网站甚至在自问自答,以制造人气旺盛的假相。

  据权威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有相关健康类专业网站(其中包括综合网站中的健康频道)370家左右。健康资讯类主要是向网民提供相关的医疗健康资讯、医药或医疗最新动态的网站,占61.54%,其中包括门户网站的健康频道6家。医药贸易类,针对的主要是医药贸易企业,主要提供相关行业类商贸动态和市场行情,占到30.77%。医药资讯类,主要针对医院医生和医药行业企业的决策者,占到7.7%。

  生存模式应扭转

  显然,健康类网站以广告为收入来源的生存模式是违法广告得以落地的诱因。但除了广告,健康网站还有什么收入来源呢?对此,飞华健康网CEO王成毅认为,健康类网站不可能成为医院,因为网站的员工,大部分不是学医的。但整个健康行业的市场空间还是很大,比如,病人进了医院,医院对病人有诊治、护理的义务,但走出医院,病人就基本丧失了咨询、服务的通道,而且国内很多患者极其缺乏健康类常识,经常因一个“小症状”就担心可能有什么大病。这些为健康类网站提供了生存空间,除了给病人提供资讯类信息外,“信息服务+增值服务”是一个盈收之门,通过技术创新和实体医疗资源的整合,开展第三方医疗服务的前景广阔。王成毅透露,飞华作为健康网站中的前几名,已经开始探索以社区医疗服务为中心的模式,并推出了健康视频、健康E路通、健康声讯、健康商城、健康博客、医药搜索引擎等多种增值服务。而这些都是普通医院拓展不到的空间,健康类网站可以“乘虚而入”。

  此外,第三方的健康管理市场也会逐步成熟。保监会已经颁发了四张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牌照,而健康保险公司对于其客户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外包给第三方的健康管理公司,健康类网站恰恰符合这个条件。健康管理在美国是一个很大的产业,超过9000万美国人在使用健康管理的服务。因此,“健康类网站没有必要与一些违法的医药广告纠缠在一起,坏了名声”。

上一篇:海口:一乙肝患者因没钱治病抢劫
下一篇:法规存在真空:处方药在互联网上漫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