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重大传染病防治形势严峻
中国青年报北京8月25日电(记者程刚)今天上午,受国务院委托,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做了关于当前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常见多发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但部分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仍很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受到影响,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鼠疫疫源地范围不断扩大
霍乱有可能暴发流行
报告指出,鼠疫、霍乱两种甲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不容忽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共发生人间鼠疫786例,死亡60例。我国鼠疫疫源地范围不断扩大,在过去12年间增加了1倍,西部较活跃的鼠疫疫源地,约占我国鼠疫疫源地总面积的4/5;疫源动物种类增加,疫源地疫情活跃,一些地方鼠疫疫情猖獗,严重威胁当地居民安全,防治任务艰巨。
1961年霍乱传入我国,全国共发生3次较大流行。1993年至1995年,共报告病例5.7万多例。1998年报告病例1.2万多例,波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霍乱菌型发生变异,加之一些地方聚餐等不良卫生习性风行,增加了霍乱流行的危险,其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性病患者居高不下
新增耐药结核病患者数占全世界的1/4
病毒性肝炎广泛流行
报告指出,艾滋病、性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部分乙类传染病防治形势严峻。2002年全国共报告性病74万多例,患者数在法定传染病中居第3位。由于卖淫嫖娼活动在一些地方未能得到有效遏制,性病患者居高不下,防治难度很大。
2002年报告新发肺结核患者58万多例,80%在农村。由于经济和管理等方面原因,导致治疗不彻底或服药不规律,造成耐药结核病患者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新发生的耐药结核病患者数占全世界的1/4。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庚6种类型,除丁、庚型我国少有发生外,其他类型均已流行。截至2002年底,全国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余万例,每年支付医疗费用约500亿元。乙型和丙型肝炎主要经过血液传播,一旦感染则难以治愈,部分感染者转为慢性肝炎。甲型和戊型肝炎属于经肠道传播的传染病,容易暴发、流行,每年发病数约占全国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数的50%。病毒性肝炎的广泛传播和流行,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血吸虫病等地方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
报告指出,血吸虫病等地方病防治面临新的挑战。目前,全国有427个县(市、区)存在血吸虫病疫情,受威胁人口约6500万人,患者81万例,其中晚期患者2.6万例。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7省的110个县(市、区)为主要流行区,其中洞庭湖、鄱阳湖的江湖洲滩地带和四川、云南省的部分山区为重疫区。由于这些地区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适宜钉螺的生存和繁殖,加之近年来特大洪涝灾害频繁,导致钉螺繁衍面积不断扩大。此外,受流动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血吸虫病有可能向城市蔓延。
地方性氟(砷)中毒、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和克山病等地方病,多数集中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偏远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由于这些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患病群众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妨碍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拉大了东西部差距,影响了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改善。
新发传染病威胁日益增加
报告指出,一些新发传染病的威胁日益增加。近些年来,禽流感、疯牛病、埃博拉、西尼罗病毒和大肠杆菌O157感染,以及猴痘等一些新发传染病在世界上不断出现。江苏、安徽省曾于1999年暴发流行大肠杆菌O157感染性腹泻,患者超过两万例,死亡177例,流行时间7个月。尽管其他一些新发传染病还没有传入我国,但存在潜在传入的危险,预防控制任务艰巨。
食物中毒事件及中毒人数逐年增加
职业中毒人数不断上升
报告指出,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频频发生。2000年以来,全国每年发生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都超过100起,中毒人数达数千甚至上万人。2003年上半年,全国报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116起,中毒3643人,死亡89人。中毒事件数、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食品加工处理不当、食品交叉污染、食用过期变质食品、误食有毒化学物质以及投毒犯罪行为增加等。
近年来,职业中毒人数不断上升,农药中毒人数每年超过5万人。这也直接威胁着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编辑评论: 首次看到作为“官方”的卫生部对我国肝炎尤其是乙肝流行严重这一问题的认识!
下一篇:“静悄悄”的传染病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