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向普通民众走来 修改内容与老百姓越来越近
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丁锡国) 近3000名中国立法者14日下午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从此前代表审议时的态度看,估计绝大多数代表会投票赞成修正案,因为这次修改的内容与老百姓越来越来近了。
本次修宪,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并将财产权上升为公民的基本人权而予以保护。不仅修宪内容受到民众广泛欢迎,而且中共在推动宪法修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宪法意识也广受称道。
去年,中国废除了违宪的收容遣送制度。安徽省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被排斥在公务员队伍之外,引发众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中国现行公务员录用标准的质疑。此类事件均在中国社会引起热烈讨论,越来越多中国公民的宪法意识因此被一点点唤醒。中国法律界目前已经形成共识,就是要重视宪法的法律功能,使宪法进入司法程序。他们认为,这对激活宪法是十分必要的。
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杨伟程说:“把宪法修改好、完善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宪法意识培养起来,让宪法真正步入我们的生活。”他认为,如果具有民主意识的民众是培养宪法意识的土壤的话,那么,一个‘开明、稳定’的政治环境则是培养宪法意识的养分。”
长期以来,中国人习惯于把宪法看成一种文献。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但由于这些权利缺少对应的具体的法律条款,在司法实践中又没有将宪法作为直接的法律依据在法律文书中援引,所以,宪法规定公民可以享有的一些基本权利就会处于“虚置”状态。
宪法进入司法程序,是宪法亲近中国公民的标志。2001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就山东省一起冒名上学案作出司法解释,认为原告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此案在法学界及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因为它开创了法院引用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先河,把最高大法真正从天上请回了人间。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届领导集体非常尊重宪法的地位。十六大后,中央政治局举行的首次集体学习就是宪法知识。2002年12月,中央举行纪念宪法施行二十周年大会,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评论认为,他在努力树立法特别是宪法的权威,而不是统治者的权威。这是中共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信号。去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两个月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讨论了中央的《建议》,形成并全票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和宪法修正案(草案),决定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
人大代表王秀君曾先后参加过三次宪法修改,他说:“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其主张对公民有着强大号召力,但并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力。党的主张,只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和表决,变成国家意志,才能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力。这次修改宪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有机统一。”
人大代表、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认为,这次修改宪法坚持了法律程序,是党的建议程序与人大法律程序的一次完美结合。
对于法律,中国民众大多怀有敬而远之的心态。他们往往将法律与犯罪、违法等不光彩的事联系在一起。对于宪法,更是陌生。中国现行宪法是一部符合中国国情的法律,经本次修改之后更趋完善。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树立宪法权威,运用宪法解决好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是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法律的权威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杨伟程代表说,“当宪法确实成为规范政府行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最终依据的时候;当公民从实际生活中认为它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当人人能够意识到自身是法律的被保护者,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保障权利的实现时,宪法必定能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权威性。”
尽管经本次修改之后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会更多,但要让中国的权力拥有者处处用宪法约束自己,让普通公民学会事事用宪法保护自己的权利,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下一篇:朱永新常委再访强国论坛——谈乙肝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