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病毒恐惧”与乙肝携带者就业
日前,一封乙肝病毒携带者给本报的来信,带出了人们平时一直避讳的一个巨大的现实问题:面对我们身边近10%人口的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焦点·特别报道)
“病毒恐惧”这个结怎么解
A 一封无比沉重的来信
编辑老师:
我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自我出生起,上苍就似乎一直跟我开着玩笑。为改变自己贫穷、闭塞的命运,我拼命读书。小学毕业那年,因为没有钱缴纳新学期的学费,我和体弱多病的母亲挨家向和我们家境一样不好的亲友借钱。那一年我14岁,从那时起,我对贫穷有了更深的切肤之痛。在心中,我暗暗发誓,有一天,我要走出这倒霉的穷苦!三年后,听了家人的意见,我决定报考中师。然而就是这点小小愿望也被打了折扣,在中考后的体检中,我被告知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此生注定不可登上三尺讲台。
后来我去了湖南的一所电子中专学校就读。原以为这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挫折,谁想“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身份只是我悲剧色彩生活的开始。
毕业时凭着骄人的成绩,我进了苏州一家公司工作,但就在我感觉希望再度冉冉升起的时候,因为公司的一次体检,我只能仓皇而逃!我也无法忘记男友知道我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时那种惊恐的眼神!在后来艰难的求职过程中,即使过关斩将冲到最后阶段,我也总因体检结果而遭到婉言谢绝。
我感受不到这个世界的一丝温情,我愤怒了,接着绝望了。我想到了死,可不甘心,我才22岁啊!却不能拥有最基本的劳动权。我常想,劳改犯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艾滋病人还能得到社会的温情,而我只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并无传染性,却被排斥在社会的门槛之外,这不公平!!!
一个不愿认命的“病人”
B 一组十分庞大的数据
这封来信中提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究竟是怎么回事?据了解,乙肝病毒携带(俗称“小三阳”)与乙肝(俗称“大三阳”)都是乙肝病毒复制活动程度的一种界定性概念。从“小三阳”患者身体状况来看,他们肝中的病毒数量要比“大三阳”患者少得多,而且病毒的繁殖能力很低。也就是说,携带者仅仅是携带而已,并不一定就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只要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注意身体和饮食健康,身体还会产生免疫抗体与病毒相抗衡,从而与病毒长期共存。
我国卫生部近期发布的最新乙肝流行现状显示,我国有近7亿中国人感染过乙肝病毒,目前,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携带乙肝病毒。广州、上海等地都曾是乙肝的高发地带。
C 一个令人无奈的现实
据了解,就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乙肝病毒无法根除。正因为如此,患者不堪其苦,社会对这些“不幸人”也是惧而远之。
一家企业老总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了四个字:爱莫能助。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也是一个公共场所,一个员工如果患有传染病,公司内部肯定会人心惶惶。这样不仅影响了公司对外形象,还有可能影响公司的业务。
该老总的说法极具代表性,更何况是在现在僧多粥少的就业形势下。即使老板因为其才华而网开一面,来自同事的压力也会使携带者难以承受。
D 一片有待关注的呼声
《宪法》和《劳动法》均有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也就是说,劳动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无明文禁止规定。
南京爱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徐世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一般从事普通行业的公司因员工身携乙肝病毒就将其辞退,这无疑是违法的。另外根据我国有关法规,公民的疾病属于个人隐私范畴,拒绝或开除乙肝病毒携带者都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今后找工作等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
劳动部门则表示,对于在职员工,如果因患“小三阳”而遭解聘,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分析是否再从事原来的工作或另行安排的工作;解聘者不服,可以向有关部门提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如果是在招聘的过程中就被拒绝录用,因用人单位有用人自主选择权,拒聘“小三阳”并无不妥。
对于该现状,南京某大学社会系李教授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尽快出台乙肝患者及携带者工作权益保障法,从法律意义上消除他们在就业、招聘中所受到的歧视,还他们平等的劳动权利。
E 一席如释重负的忠告
不难看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种种遭遇归结于病毒的“强大”,那么我们对其真的束手无策?南京第二医院肝病专家、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张永涛的回答是否定的。
张教授指出,人们对乙肝存有戒心是出于对乙肝的不了解。其实乙肝传播的最根本的途径是垂直传播,即母婴或父婴传染;而另一种重要传染途径是医源性传播,如输血、手术、镶牙、针灸、输液等。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呼吸道或正常消化道传染给他人,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吃饭、聊天、握手等是不会传染的。而且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抵抗乙肝病毒,感染几率因此而大大减小。所以大可不必对“小三阳”患者抱有疏远、歧视、恐慌等偏激情绪。
张教授认为,严格地说,没有一项工作是不适合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的。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规中规定病毒携带者不能从事饮食类行业,从医学上看来没有什么真正意义,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想法。
张教授忠告携带者,要注意身体和饮食健康,这样“小三阳”恶化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10至15年内还有可能自然转为阴性。
本报记者 华诚 实习生 李芙蓉报道
下一篇:深圳晚报:为乙肝患者说句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