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修改:民意成“第一推动力”
本报北京8月30日电(记者 李健 张伟) 2003年4月,浙江大学应届毕业生周一超因被查出“小三阳”(属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记者注)而被拒于公务员门外。
同年11月,安徽芜湖市考生张先著参加公务员考试名列第一,但同样因“小三阳”被淘汰。
今年3月,湖南省适当调整了公务员录用的体检标准。新标准规定,肝功能检测为单纯“小三阳”的报考者体检合格。
今年7月,福州公务员录用标准也放宽,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可获录用。
自7月30日起,国家人事部和卫生部在各自网站上发布《标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民意正在改变一项国家规章。
民间诉求从基层上传至政府最高层
此前,全国各地不一的公务员招考体检标准,尤其是将乙肝病毒携带者拒之门外的做法,遭到公众越来越多的质疑。全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四处求助。
“我国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面临着入学、就业、婚姻等诸多方面的困难,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劳动的权利被剥夺,他们在婚姻方面屡屡受挫。”一封由1611位公民签名《要求对全国31省(市、区)公务员录用限制乙肝(病毒)携带者规定进行违宪审查和加强乙肝(病毒)携带者立法保护的建议书》,被送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
人事部一位官员表示,部里每年都能收到这样的信件,要求对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进行修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魏来教授曾无数次遇到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求助。他说:“许多人的无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根源,”乙肝病毒处于潜伏期的时候,根本不会通过两个人正常的接触传染。
人事部官员还说,近期,一些民众致信国务院领导,反映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就业等方面遇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国家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切实维护他们的权益。国务院领导曾专门为此批示。
“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的修改工作,我们一直在进行,”不过,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盛桂英处长接着说,民众呼声对《标准》修改工作的启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乙肝规定成体检标准争论的核心
今年2月上旬,北京举行了一次专家会议,专门讨论修改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会上,有关部门向专家发放了一些调查资料,其中包括全国3000名乙肝病毒携带者联名致全国人大的上书,以及乙肝患者因找工作受阻而自杀等事件的资料。
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容凯说,专家们看了这些材料都很震惊。据他介绍,此次修改的焦点集中于肝病问题,主要问题就看乙肝规定是否得人心。此次会议达成共识:肝病专家提出草案,其他各科专家提出质疑,但不作任何决定。
从2月11日开始,在北大人民医院三楼的会议室里,魏来遍约京城肝病研究专家协商讨论。人事部透露,此次会议前,人事部和卫生部曾在安徽芜湖召开首次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座谈会。
乙肝患者欢迎 许多公务员忧虑
据魏来介绍,对于修改有关乙肝的规定,所有乙肝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都表示欢迎,但许多公务员却因为常识的缺乏而忧心忡忡。
许多人担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入公务员系统后,有人可能会在10年左右时间内,患肝硬化甚至肝癌。据统计,我国肝硬化患者80%以上来自乙肝,而肝癌中的绝大多数又来自乙肝引发的肝硬化。
如何把可能在10年中患肝硬化或肝癌的人排除?魏来无法回答。几次会议中,针对乙肝相关条文的争议很多、很激烈。容凯建议,将争议保留到此后的“上海会议”,听取南方专家意见。上海会议上,专家们对条文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很快就通过了。容凯说,事实上,要求修改标准最强烈的声音,就是来自南方的专家们。
“以人为本”,踩医学底线
除了肝病,其他体检标准也同样遭到质疑。皮肤科专家提出,痔、红斑多少厘米以上就会有碍观瞻。专家激烈辩论后的意见是,这不是健康问题。专家们说,类似问题应由人事部门负责。此外,对于耳鼻喉科关于视力的标准、骨科关于双腿长短等涉及残疾人标准的问题,也都引发类似争论。
从中华医学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到《标准》征求意见前的最后一次会议,总协调人容凯见证了专家、各部委和各地方人事部门展开的激烈辩论。容凯说,部分官员与从美国归来的专家之间关于艾滋病和性病的争论,给人印象深刻。有官员提出,国家公务员刚开始工作就有性病,这涉及到基本素质问题,从美国回来的一位医学专家则认为,这是医学界对隐私的干涉。
容凯认为,体检标准总的来说是放宽的。“随着一次次争论,许多带有歧视性的标准被放弃。关于身高限制和残疾人的一些条文,也都被从此次标准中隐去。”
据悉,为听取不同声音,每次会议都会出现新面孔,有的时候,几乎所有专家都是新请来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提意见。最难得的是,每次争论,要么一定要让每个人都满意,要么让不满意者提不出反对理由。
容凯说:“我们踩着医学的底线。”无论是魏来还是容凯,都无数次强调,他们关注的只是健康的准则,以及在工作中是否会对他人造成影响,这是人性化。他认为,有些东西不改动,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
没有原则性变动,只是向国际标准靠拢
容凯说,整个讨论过程中,专家们充分感受到中组部、人事部和卫生部领导的重视。“《标准》的出炉把医学界的精英都请出来了,前后历经半年时间。”每次会议各部的相关官员都出席。
给专家们印象更深的,则是官员们体现出来的尊重科学的宽松态度。标准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都是由医学界制定的。中华医学会的底稿,除了表述问题外,尺度上没有做太大改动。
当然,官员们也热衷于参与讨论。他们提出,对外交部门的人选上,需要做特殊规定,在外貌上应当有一定的要求。不过,这一提法遭到专家们的反对。按照医学的健康标准,这一选择最后被推到了行政部门,专家们认为,外貌不属于医学范畴。
根据新标准,检查身体需要的费用较高,这是专家们担忧的另一个问题。根据目前标准,检查身体的费用有的地方高达300元。这些费用大多是由个人承担。
此外,关于听力的争论,有人曾提出要建立测听室。但容凯指出,建一个测听室要20万元,太不现实。“《标准》的制定要与国情适应,要考虑到可操作性。”由于同样原因,有人提出乙肝检测中使用B超,也被否决。
采访中,所有人都认为,《标准》的修改不可能一次完成。魏来则认为,《标准》其实没有原则性变动,只是向国际标准靠拢。他更关注,《标准》的落实。
下一篇:新公务员体检标准网上征求意见反应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