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乙肝日常服药注意这四件事
慢乙肝需坚持长期治疗 日常服药注意这四件事
慢性乙肝是指病程超过半年以上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症状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当人体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后,如果免疫系统正常和得到及时治疗,大大急性乙肝患者都可全愈。可还有一少部分因为多种远因,变成慢迁性乙肝即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患者是需要长期治疗的,也就意味着药品是不能断的。但是,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对身体健康也有一定伤害的,因此,慢性乙肝患者服药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四“点”。
一、起点
也就是何时开始用抗病毒药物,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怎样掌握第一点呢?一看体内乙肝病毒是否活动,主要是查HBV DNA,HBeAg阳性乙肝HBV DNA大于等于105拷贝/毫升,HBeAg阴性乙肝HBV DNA大于等于104拷贝/毫升;二看转氨酶(ALT),应当大于2倍正常值上限,正常值上限为40,如果想用抗病毒药,则要求ALT大于等于80。乙肝带毒者达不到这两条,不能给予抗病毒治疗,但如果年龄在40岁以上,ALT大于等于40,有病毒活动,也可抗病毒治疗,或者进行肝穿刺肝活检证明有明显炎症才可用药。
二、预测点
用药后需要定期监测,主要监测HBV DNA的水平,如在预测点出现HBV DNA明显下降甚至转阴或测不到,则可预测疗效佳,很少发生病毒变异,可继续用药,不用改变治疗措施。服用拉米夫定的预测点是用药后16周,替比夫定是用药后24周,阿德福韦酯是用药后48周。记住预测点,必须到医院去检查。一般说来,服药后每1~3个月就要检查(监测)一次。
三、转折点
也叫“拐点”。 这个转折点主要是从预测点来的,在预测点检查HBV DNA没有明显下降或根本就不下降,则必须改变治疗措施,要换药或加药,不能再按原有方案用药了,不可“一条道跑到黑”,必须“拐”一下。这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发生病毒变异或治疗失败。这种转折是优化用药的重要部分,而优化用药也是目前乙肝治疗中的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无疑,也需要监测HBV DNA,乙肝治疗离不开定期监测。
四、终点
也就是停药时间。 乙肝治疗究竟何时是终点?何时才能停药?有三个终点:1。理想的治疗终点,就是通过抗病毒治疗,患者的HBsAg转阴了,并出现抗-HBs转阳(保护性抗体出现),这是最理想的了,所以说这是得了“金牌”。只是这个“金牌”太难得到,核苷类药物服用一年获得“金牌”者仅为1%~2%。注射长效干扰素一年可有10%左右获取“金牌”。2。满意的治疗终点。通过抗病毒治疗,HBeAg阳性乙肝的HBeAg转阴了,并出现抗-HBe的转阳。当然,HBV DNA也早就转阴了或测不到,患者明显好转,再巩固治疗6~12个月,就真正达到满意的治疗终点了。人们形容这是获得了“银牌”。3。有益的治疗终点。就是HBV DNA转阴或测不到,并巩固治疗12个月或更长时间才能停药。目前对HBeAg阴性乙肝大多数会达到这个有益的终点,患者也可获益,但明显逊于第一和第二终点,所以说是得到了“铜牌”。
慢性乙肝患者日常服药常识
疏肝宜柔
肝为刚脏,肝体宜柔,肝用宜疏。慢性肝病多兼有气郁之证,治疗用药宜柔中兼疏,疏中兼柔,使气血调和。一要防止疏泄太过,以免有损肝体,一要避免养阴碍胃。在一张处方中不宜用多味疏肝药,取药应轻疏柔和而不伤阴,常用者有郁金、合欢花、绿萼梅、生麦芽等。其中生麦芽甘咸微寒,既可疏肝又可健胃,药性平和,为常用之品。疏肝汤剂若久服,药方不宜过大,药量不宜过多,更须注意柴胡升散之性。另外,要疏肝与柔肝并用,如与枸杞子、白芍配伍,即可协同提高疗效,又可制约药物之散性。
健脾宜早
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应注重调理中州,自始至终注意顾护脾胃。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肝病治疗应将顾护脾胃放在首位。一般选用党参、砂仁、山药、扁豆等益气升阳、醒脾健中。
《内经》有“厥阴不治,求之阳明”,及厥阴应“调其中气,使之和平”之论。故慢性肝炎每当出现肝气亢盛,木盛侮脾时,其脾气必虚,此时必须扶脾抑木,以制过盛之肝气。倘脾气衰败,纵有灵丹妙药,亦难起沉疴。
当心养阴
慢性活动型肝炎重点在于滋养肝肾之阴,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血赖肾精供养,肾精依肝血补充,同源于水谷精微,有乙癸同源之说。如湿郁内盛,郁而化热,病久毒热耗损肝肾精血,致肝肾阴虚,阴虚而生内热,以致阴虚为本,热邪为标,则发为本虚标实证。对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来说,治疗中保存一分阴血便有一分生机,并要防止阴亏进一步发展致动血出血。一贯煎是滋补肝阴的代表方。若从“体阴用阳”出发调补肝气时可重用生黄芪。
慢性肝病的治疗中只有阴血得以补充,病情才能得以恢复,切忌再伤其阴,惟有阴血得复,血燥得滋,肝得柔养,肝功能的恢复才有可能获得巩固,而免于复发。阴无骤补之法,养阴须在辨证准确的基础之上守方稳进,方可取得较好疗效。选用养阴之品常用山药、大枣并以其为伍,既益气又养阴,既生津又调营,健而不燥,补而不腻。
注重解毒
治疗乙型肝炎一般以解毒为重点,解毒既要解热毒,同时又要注意解湿毒,解热毒常用白花蛇蛇草、蒲公英、板蓝根、野菊花、虎杖、苦参、半枝莲、败酱草、鱼腥草、连翘等,解湿毒用土茯苓、粳米、半边莲、蚕沙、萆解等。对于慢性病来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使患病不久,仍有虚证,所以祛邪药物只能暂用而不可长用,防止虚虚之戒。尤其在解毒的同时仍要注意避免伤阴,一不可过于辛燥,二不可过于苦寒。
留心治痰 勿忘化瘀
临床上一部分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顽固难治,与痰瘀胶着有密切关系。究其病机,多由于湿热久羁,日久炼液成痰,痰浊内生,痰浊阻络,血行不畅,以致血瘀,痰瘀互为因果,相互转化,以致形成胶着不解的局面,故治疗中单纯用化痰祛湿或者单纯用活血化瘀任何一种方法均不易见效,必须兼顾痰瘀两方面。治痰勿忘祛瘀,治瘀勿忘化痰”,药用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白芥子、吴茱萸、生姜、党参、泽泻、丹参、赤芍、桃仁、红花、泽兰等涤痰化瘀之品组成基本方。久病入络,血瘀络阻是肝病病情发展的最后阶段,是一种必然的病机转化,所以临床对慢性肝病即使无明显血瘀见症,亦应在此病机显现之前在补肝健脾方内酌加活血化瘀之品,而并非到上述血瘀证完全显露才用去瘀通络之法。软坚化瘀药多选用田七、鳖甲、赤芍、丹参、丹皮、穿山甲等。
下一篇:知者无畏,笑对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