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大数据时代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小雨视角】纵览大数据时代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雨露肝霖”微信平台

  由病毒造成的肝炎即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五种。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公共卫生影响最大,因为它们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而且能导致慢性感染,进而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甲型和戊型肝炎通过不安全的水和受污染的食品传播,有可能在某些人群中造成疫情,但很少造成死亡,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甲肝和戊肝的死亡率均为0,而乙肝死亡率为0.05/10万人,丙肝死亡率为0.01/10万人。


图片参考:医学美图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常见的感染途径有不干净的饮水、没有煮沸的食物和粪便污染的食物。甲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约28天。甲型肝炎不会转为慢性,因此不会导致肝脏的长期破坏。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甲型肝炎发病率为2.35/10万人。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与患者的血和其它体液的接触传染。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患者症状常见发热、精神萎靡、腹痛、黄疸、蜘蛛痣、腹胀腹泻等等,往往也会没有症状而不被发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6 年在8 个省18 个县(区)开展了乙肝病例监测,结果显示,乙肝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 岁,最大的86 岁,平均36 岁,15~ 49岁病例占74.81%。


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乙肝总体发病率为81.5/10万,发病率前五名地区为青海、甘肃、新疆、河南、广东。




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目前没有药物完全根治,但有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的身体对抗和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以控制病情。治疗后有可能使病毒基因的含量少于可被检测的水平。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和体液。急性丙型肝炎症状包括郁闷、食欲不振、恶心等,慢性丙型肝炎通常没有症状,至今为止没有有效的针对丙型肝炎的疫苗及预防性治疗,唯一的预防措施是防止血液接触。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丙型肝炎流行率平均为3.0%,每年新发HCV感染300万~400万例,估计已有1.3~3.7亿慢性HCV感染者。东南亚国家丙型肝炎的平均流行率为2.2%,西太平洋地区平均流行率为3.9%,近年来丙型肝炎病例数逐年增加。


2010年报告的我国丙型肝炎发病人数约为15万例,是2003年的7倍多,比2009年增长16%;2011年增加至17万例,比2010年增长13.6%;而卫生部《2012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报告的丙型肝炎发病人数超过20万例,比2011年增长了12.7%,且隐性丙型肝炎是传染病中漏报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我国丙型肝炎以基因1b型为主,为相对难治的丙型肝炎,其次为2a型。幸运的是大部分患者宿主IL28B基因型为有利于病毒学应答的CC型。




患者感染HCV20年后,肝硬化年发生率为10%~15%,而肝硬化患者每年肝癌发生率为1%~7%。据估计,今后10~15年内,丙型肝炎相关死亡病例将继续上升,到2015年将增加2倍,2025年增至3倍。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的粪便-口传染。改善卫生和煮沸食水能避免戊型肝炎传播,临床症状与甲型肝炎一样,但是比甲型肝炎严重,尤其对孕妇非常危险。戊型肝炎可通过戊肝疫苗进行预防。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戊型肝炎发病率为2.18/10万人。



关于“雨露肝霖”微信平台


“雨露肝霖”微信平台是一个以有价值的内容丰盈见识和见闻,深究病毒性肝炎领域真知灼见的产品。


初定更新频率在每个月中旬和月末的周一和周二向你推荐“肝霖特写”及“小雨视角”。


我们热爱科学,遵循逻辑,热爱健康,探索未知的可能性,从这一刻开始,让雨露肝霖陪伴你。


欢迎扫描“雨露肝霖”微信平台二维码加入我们:



上一篇:肝病患者应警惕牙龈出血
下一篇:不安全的乙肝病毒携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