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最常见的肝病
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感染到肝炎病毒。在临床上,9成以上的肝炎是病毒性肝炎,9成以上的病毒性肝炎是乙肝。乙肝是人类最常见的肝病。
不同年龄段感染率不同
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曾广忠介绍,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几种不同的嗜肝病毒所引起的肝脏损伤和炎症的传染性肝病。目前认定的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甲型和戊型肝炎起病急、病程短,能够自愈,不会转变成慢性肝炎。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起病时症状可不明显,可转化为慢性肝炎。乙肝是全球性的传染病,其危害性大于其他类型的肝炎。我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区。
乙肝的传播方式较多,但食物和水不是传播媒介,蚊子和臭虫没有传播证据。具体途径主要有4种:不到十万分之一毫升的带病毒血液就可以使人感染,被污染的血浆、血制品是感染源,各种不洁的注射、拔牙、采血、纹身或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均可传播;母婴传播是我国传播乙肝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可通过新生儿疫苗接种来阻断;不洁性行为如嫖娼等的传播机会很高,夫妻间正常的性行为亦可能传播乙肝,虽然概率不高,但配偶的另一方应在婚前做疫苗接种;生活密切接触如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慢性感染的形成与感染的年龄有重要关系。新生儿和婴儿的感染,约有90%以上会成为慢性携带者或慢性乙肝,病毒无法清除,不过有0.5-1%会自愈,这是因为新生儿和婴儿期的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外来的病毒不能识别,将与之“和平”共处。随着人慢慢长大,免疫系统也逐渐成熟,能够识别外来入侵,并消灭之,慢性感染的机率越来越少。幼儿时期遇到乙肝病毒,约有3成会被慢性感染。青少年和成年的慢性感染率仅为5%,但这类人群也不应当放松警惕。约有20%慢性乙肝会反复发作,可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成肝癌。医生说,过量饮酒、长期劳累、重病或重大打击等,是最为常见的诱因。
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
乙肝完全是一种可以预防的传染病,推广接种乙肝疫苗,可以使乙肝感染率大大降低。重点接种对象是全部新生婴儿和幼儿、未曾接种过疫苗的学龄前和学龄儿童。
曾医生介绍,乙肝病毒是一种主动免疫,即给接受者注射一定量无感染性的抗原,以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具有对抗乙肝的抗体和淋巴细胞,从而能保护人体对付外来入侵者(乙肝病毒),免于被感染。根据我国推广乙肝疫苗近20年的经验,免疫接种对于降低乙肝感染率效果十分显著。据调查,接种疫苗后,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从以往的10%左右,下降至1%。医生指出,乙肝疫苗对HbsAg携带者无预防作用,因为患者对乙肝病毒有免疫耐药性,接种疫苗不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不能产生抗体。
相关链接
切勿走入“转阴” 治疗的误区
铺天盖地的非法肝病广告经常会误导病人。曾医生指出,看肝病尽量要到正规医院,号称“两对半”保证转阴的药物和医生基本都是骗人的。
曾医生说,关于肝病的诊断,很多人存在误区,尤其是在肝功能和“两对半”(实际上这个名字是不准确的)的关系上。病毒抗原是病毒产生或分泌的病毒蛋白质,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对特定抗原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血液内测到病毒的抗原表示有病毒存在,测到抗体表示机体对进入体内的病毒作出免疫应答,因此,检测病人血液内的抗原和抗体,可以反映病人目前是否有病毒感染,或者曾有病毒感染目前已恢复。临床常用3种抗原和抗体进行乙肝病毒检测,即S抗原(HBsAg)、C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以及各自相对应的抗体抗-HBs、抗-HBc、抗-Hbe。由于C抗原(HBcAg)检测比较麻烦,所以临床一般不做此抗原检查。由于检测项目包括两对抗原-抗体和1个独立的抗体,所以群众一般称之为“两对半”。“大三阳”是指S抗原、E抗原和抗-HBc阳性,“小三阳”是指S抗原和抗-HBc、抗-Hbe阳性。“大三阳”通常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小三阳”表示病毒复制不活跃或者复制很低,传染性也很低。约有10%的“大三阳”能自然转为“小三阳”。
曾医生指出,“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测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中的“大、小三阳”反映的是病毒在人体内存在的状况,包括浓度、活跃性等。后者反映肝脏是否发炎、是否需要治疗、受损程度如何等,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均标明是乙肝病人,需要积极治疗,如果肝功能持续正常,有没有明显的肝炎症状,都称之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曾医生明确表示,迄今为止,全球对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并无一种特效药。目前不少广告宣称能使“大、小三阳”转阴,肯定是骗人的。“小三阳”中的抗-HBc、抗-Hbe都是人体产生的抗体,无需转阴。万万不可听信虚假广告宣传,走入“转阴”治疗的误区。各类转阴秘方、乙肝克星等没完没了的应用,不仅是徒劳,有时反而会产生许多副作用。大量医学观察发现,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有靠自我保健,提高整体免疫功能,才可能维持健康状态,另外,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到医院随访。
下一篇:同事中出现乙肝患者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