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继东:中国乙肝的诊疗及药物现状
贾继东教授访谈:中国乙型肝炎的诊疗及药物现状
2017年2月15-19日,第26届亚太肝脏研究协会年会(ApASL 2017)在中国上海盛大召开。来自全世界多个国家的学者、代表共聚上海,开启了肝病领域的饕餮盛宴。医脉通有幸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接受采访。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 贾继东教授
我国乙型肝炎患者诊疗现状
我国是一个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率曾经相对比较高的国家。在1992年以前,普通人群中表面抗阳率达到9.75%,2006年已经降到7.18%,2014年又进一步的下降,现在估计在6%到7%左右,但是诊断率究竟有多高,现在没有很确切的数据。总的来说,诊断率、知晓率和治疗率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低的。
不过一般来说,据我们了解,至少在中部东部地区,县级以上的医院应该能够具备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条件,比如说肝功能化验、乙肝五项化验,甚至好一点医院应该也能够检测乙肝病毒DNA、进行普通的超声,关键是我们对规范化诊疗的普及,医生能不能正确的规范的应用这些手段。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应用现状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来说是最重要的治疗,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可以减轻炎症坏死,减轻纤维化,当然最终目标是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的抗病毒治疗有两类,一类是干扰素类,一类是核苷类似物。实际上,在实际临床应用当中,可能绝大部分患者用的都是口服药物,也就是核苷或者核苷酸类似物。在核苷、核苷酸类似物当中,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各国的指南包括我们国家的指南都是推荐高效低耐药的药物,比如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作为首选抗乙肝病毒药物,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价格和报销的因素,长期以来一线推荐药物在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得到普及。
从我们国家自己的全国性慢性乙肝随访及科研系统(称为CR-HepB)资料来看,从2013年到2016年,一线推荐药物使用情况是逐步好转的,2013年的时候选用恩替卡韦的患者不到三分之一,到2016年已经超过40%,那就说明正确的选择率是在提高的;当然替诺福韦由于上市比较晚,而且到现在虽然降价了,但还没有纳入医保,所以它的使用比例更低,而且从另一方面看,那些不被优先推荐的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等仍然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可及性展望
将来我们应该进一步的通过各种措施,比如通过降低药物价格、改善医保报销政策,进一步提高初治患者首选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这些更有效药物的比例。替诺福韦是第一个通过政府谈判大幅度降低价格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降价67%,降价幅度很大。当然下一步是如何做好医保的衔接,今年正好国家医保目录会调整,我相信政府有理由把它纳入医保,我想应该对此保持一个乐观的态度。
当然我们也希望将来我们政府的各有关部门,包括新药的评审、审批、定价、医疗和报销能成为一个整体,更加提高效率,作为一个声音来进行政府谈判,以获得更好的更低的价格,同时能够尽快纳入医保,真正让广大患者得到实惠。
下一篇:乙肝可以实现安全停药和准临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