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答疑:乙肝治疗没有特效药
图/采采
中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区,目前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对于乙肝治疗,很多患者都会“蒙查查”:乙肝需不需要长期服药、怎样才算治好乙肝了、乙肝病毒携带菌者能不能正常生育,等等。本期请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副主任医师陈永鹏为我们一一解答。
Q:吴小姐已有10年的乙肝病毒携带史,最近准备结婚了,考虑到婚后要生宝宝,她开始为自己的“病毒携带者”身份而担忧。乙肝携带者到底能不能生育宝宝呢?
A:由于目前尚无人类研究证明乙肝口服药物对胎儿发育的绝对安全,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育前需要考虑:肝脏在肝炎活动状态下是否足以保障母婴平安。
育龄期的女性乙肝患者完全不要有太大的压力。即使是处于活动期的慢乙肝患者,在怀孕前,可以进行有限疗程的抗病毒治疗,只要使转氨酶正常化,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加上乙肝病毒DNA阴转,再经过一段时间巩固治疗,停药一段时间后就可以怀孕了。而明确存在肝硬化的女性患者应当接受充分抗病毒治疗,获得病情缓解后再考虑怀孕。
Q:市面上治疗乙肝的“特效药”众多,该如何选择?
A:虽然众多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为抗乙肝病毒治疗提供了更多保障,但必须明确,上述药物并非乙肝治疗特效药物,迄今也不存在特效治疗方法。目前决定是否抗病毒治疗,并非单纯的根据转氨酶水平及病毒水平,更重要的应当参考肝纤维化状态,综合考虑患者病毒水平、肝纤维化程度、年龄、婚育、经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尤其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前,患者应当充分权衡长期治疗的可能收益、经济能力和家庭因素后作出治疗决定。更应当杜绝核苷(酸)类药物“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极端错误观念。
Q:乙肝要治多久、治到什么程度才算治好?
A: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就是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要实现该目标的关键点是:e抗原血清学转换,即实现由“大三阳”(e抗原阳性)转变为“小三阳”(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短期来说,e抗原血清学转换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在较长时期受到抑制,病情处于静止状态。长期来说,e抗原血清转换表示疾病进展停止或减缓,有望实现持续低水平的病毒复制、纤维化进程的停止或逆转、降低肝癌肝硬化的发生,是帮助慢性乙肝患者赢得未来优质生活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高的方案应该是乙肝治疗的首选。”
Q: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都必须接受抗病毒治疗吗?
A:乙型肝炎威胁健康的主要根源在于肝硬化及可能发生的肝癌。而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总体肝硬化发生率为30%,乙肝病毒非活动性携带者的肝硬化年发生率低于0.1%,“大三阳”、“小三阳”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硬化5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8%、13%,因而并非所有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都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
诊断乙肝严重性的依据应该是患者的肝纤维化状态。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发生的基础病变,但并非所有的肝纤维化都将演变为肝硬化。在我国,肝纤维化诊断分为4期,若仅仅是肝脏汇管区有纤维化,不立即处理也无大碍;若是少量的纤维化已经互相连接而形成间隔就需要警惕。当患者无法获得理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时,第一、二期较轻的肝纤维化患者是可以考虑停药观察;第三期则不应轻易停药;而第四期患者切不可随意停药。
陈学敏、吴剑鹏、邓淑云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下一篇:乙肝治疗,贯彻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