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彪病逝鸣响肝健康警钟:肝移植存认识误区

  专家为您厘清肝炎、肝癌、肝移植瓜葛

  一个有良好社会影响的公众人物的健康问题自始至终会牵动大众的心,著名演员傅彪从去年诊断出肝癌、首次肝移植,到今年二次手术、及至8月30日在武警总医院病逝,媒体和公众都在跟踪。武警总医院公布傅彪具体死因时表示,主要是肝癌晚期导致的呼吸和循环两大系统的脏器官衰竭。可是,就傅彪而言,肝癌、肝移植在生死之间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公众从中又有什么样的健康教训值得吸取呢?

  权威说法

  肝移植存在认识误区

  傅彪主治医师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研究所所长沈中阳:

  对于傅彪的病情,媒体有各种猜疑。不过,在全国著名器官移植专家、武警总医院肝移植研究所所长、傅彪的主治医师沈中阳教授看来,更大程度上来源于公众对于专业医疗技术的陌生。

  肝移植患者最长生存35年

  “不仅病人和家属对肝移植的后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很多大医院的医生也不太认可这一手术。”据沈中阳教授介绍,其实现在我国已经有了很成熟的肝移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早已走出肝移植的摸索阶段,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已大幅度提高。其中良性肝肿瘤、肝硬化、免疫系统疾病患者移植后的1年生存率在90%左右,5年生存率达80%,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存活时间最长的肝移植患者还在世,“他已活了10年”,沈教授说。国外存活时间最长的肝移植患者是在手术后第35年去世的。过去,许多人都认为进行肝移植以后病人基本上就是个“废人”,既不能工作也不能进行正常生活。沈教授认为,这是人们对肝移植认识的最大误区。

  太早期或太晚期肝病患者都不宜做肝移植

  沈教授说,肝脏移植是其他方法不能治疗的终末期肝病的最好方法,也是一项高风险手术,有些患者并不适合做此项手术,如太早期的肝病患者,由于其病症很轻,病情进展缓慢,可终身维持而无需移植新肝,一般医生会建议其在内科保守治疗;太晚期的恶性肿瘤病人,因为此类病人生存率低,尤其是原发性肝癌已转移的病人。(程莹)

  防治有道

  如何切断肝炎、肝硬化、肝癌链条?

  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专家金瑞教授:

  虽然肝癌的发生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多阶段复杂过程,目前尚不清楚确切的致癌机制,但已知大多数的肝癌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有关。因为乙肝病毒DNA与肝细胞核DNA整合,诱发癌变,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抑制抗癌基因P53的功能,导致肝细胞异型增生而引起肝癌。

  傅彪自诊断出晚期肝癌,先后在武警总医院和天津接受两次手术,为什么病情发展到肝癌晚期才被发现?预防肝病我们到底要做些什么?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专家金瑞教授。

  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有七大误区

  “如果治疗病毒性肝炎不接受抗病毒治疗就等于放弃治疗,正规的抗病毒治疗至少需要1年时间,肝炎患者千万不要相信什么特效药,和所谓‘最新疗法’。”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专家金瑞教授8月28日才离开印尼巴厘岛,在历时四天的亚太地区肝病会议上,各国专家共同探讨了治疗慢性肝炎最有效、最先进的方法仍然是抗病毒疗法。其中,干扰素与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是全球公认的比较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由于缺乏对肝炎常识性了解,人们经常会走进治疗的误区。有些人肝炎症状轻,长期拒绝接受治疗;另一些人一旦发现自己感染肝炎,紧张慌乱,惟恐转成肝硬化;四处求医,盲目过度治疗。

  金瑞教授总结了治疗慢性肝炎的七大误区:轻经典修养,重药物治疗;轻心理调养,重灵丹妙药;轻纤维化指标,重转氨酶指标;轻抗病毒治疗,重肝功能指标;轻远期转归,重近期疗效;轻医生忠告,重广告宣传;轻合理营养,重保肝药物。

  体检应增加丙肝病毒检测

  家住北京的李先生时常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近日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北京佑安医院,经检查后确诊李先生患上了丙型肝炎,而且已经进入了肝硬化。这是金瑞教授不久前接诊的一个病例。李先生在数年前因外伤有一次输血的经历,丙肝可能就是这样被感染上的。

  因为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的隐匿性,约有40%-70%丙肝病毒感染者无任何不适症状,只有血清转氨酶升高患者在求治其他疾病或体检时才被意外发现,普通的肝功能检查几乎查不出任何异常,导致长期漏诊。为此,肝病专家建议,在体检时应增加丙肝病毒抗体的检测,及早发现丙肝感染。

  “在临床上丙肝均有向慢性肝炎及肝硬化发展的倾向,其发生率比乙肝更高,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更大。”金瑞教授再三强调,几类人群应特别注意丙肝抗体的检测:经常输血或曾经有过输血史的人群;发现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人;有性乱史,有过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具、文身用具等经历的人;牙医、护士、美容师也是属于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高度警惕。(实习生 冯岚)

上一篇:目前抗病毒治疗就是乙肝特效治疗
下一篇:乙肝三大疑问专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