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免疫增强剂可能引发抑郁症
多少年来临床和生活的种种事实表明,免疫力与健康呈正相关关系。免疫力越强越健康,反之则疾病缠身。但是,生活中不断发生的一些现象却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免疫力并非越强越好。例如,对癌症、肝炎等疾病使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反而会诱发另一种疾病——抑郁。
免疫增强剂 让人不开心
2006.07.26 5版 寻医问药:用药咨询 编辑:郑颖璠 作者:王全楚
过去许多人认为,抑郁与极度疲乏和因感染所致的免疫力低下有关。但免疫促进剂的惊人副作用却把这一观念翻了个底朝天。十多年前,纽约一位医生在为一名50岁的女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了两种最常用的免疫促进剂α干扰素和白介素-2抗病毒治疗后,肝炎虽然得到控制,但病人陷入极度抑郁。新的发现认为,人的抑郁实际上是由免疫系统过分起作用造成的。
随后的研究表明,应用细胞素药物的病人有三分之一患抑郁症,有时甚至非常严重。然而问题的两难之处在于,他们同时都患有癌症、肝炎等严重的威胁生命的疾病,因此似乎必须应用增强免疫力的药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身患绝症或难治之症也使病人容易陷入绝望。那么,病人表现出来的抑郁到底是因为严重疾病所引起的心理反应呢,还是应用免疫促进剂所产生的结果呢?为了区别上述两种情况,研究人员在晚期皮肤癌和肾癌病人使用白介素-2和α干扰素治疗之前和之后评估病人的精神状态。结果证明,上述两种药都诱发了抑郁,但白介素-2诱发抑郁比α干扰素更快。此外,应用α干扰素的病人对事物的反应时间较慢,而应用白介素-2的病人则具有记忆障碍。
为了进一步研究免疫促进剂与抑郁的关系,人们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干扰素。干扰素被广泛地用于肿瘤和病毒感染治疗,为不少病人带来了希望,但其副反应较多且常见,特别是以抑郁症为主的精神异常,常影响着病人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慢性肝炎病人中存在较高比例的抑郁或焦虑症状。这些非特异症状在动物模型中称为“病态行为”,与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引起的药物性抑郁症极为类似。但由于研究对象和精神评估标准的不同,关于干扰素引起的抑郁症发生率,不同报道有一定差异(0%~44%)。近年虽然长效干扰素的使用可提高疗效,但抑郁症的发病率仍大于20%。故而医护人员在使用干扰素前应先对病人进行抑郁评分,并密切观察其精神变化,提高警惕。
干扰素引起的抑郁症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具体机制仍不是很清楚。目前的研究证实5-羟色胺起重要作用,躯体化症状的变化也与5-羟色胺的耗尽、色氨酸的降低有关。有人对慢性丙肝病人给予干扰素治疗,2~4周后检测到IL-6、IL-8水平升高,且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评分也随之升高,故而认为干扰素与细胞因子及信号传导的相互作用与抑郁症的发生有关。
目前对干扰素引起的抑郁症多采用减少药物剂量和停药的方法,以避免神经精神副反应的发生,这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一部分病人不能及时得以治疗。近年的研究表明:采用标准化量表评测病人的精神变化,辅以心理支持,必要时联合抗抑郁药治疗,才是使用干扰素治疗的适宜选择。 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博士王全楚
下一篇:五种公认的抗病毒药物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