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我国抗乙肝药物使用情况待改善

 

  “根据世卫组织颁布的《指南》,我国在乙肝治疗药物的可及性和可支付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此次学术论坛上,国际肝病协会主席贾继东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上述观点。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魏来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我国乙肝药物的相关挑战主要来自3个方面,即高效低耐药的抗乙肝药物未纳入医保、不同医保类别报销政策不同以及新型乙肝药物价格偏高。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预防、关怀和治疗指南》推荐慢性乙肝患者一线、二线用药是核苷(酸)类似物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同时明确提出,不推荐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等已引起耐药的核苷(酸)类似物。然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表示,目前在我国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中,恩替卡韦的使用量约占33%,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药物的使用量基本相当。替诺福韦的使用量仅占所有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1%。

  价格昂贵是限制上述两种药物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贾继东表示,患者使用进口药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的年费用约为1669美元,使用替诺福韦治疗的年费用则高达2599美元,远高于仿制药阿德福韦(525美元/年)和拉米夫定(564美元/年)的治疗费用。

  而事实上,上述药物价格有很大的降价空间。从事乙肝群体维权工作的亿友公益发起人雷闯表示,以替诺福韦为例,其通过政府谈判集中采购的模式,用于艾滋病患者治疗每月花费仅为125元,且为政府支付;而用于乙肝治疗却需要约1470元/月,且需患者自费。

  世界卫生组织特邀专家Chee Yoke ling建议,中国政府应最大化地灵活应用《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特别是其中第31条指出的,可采用非商业公共使用或政府使用的强制许可,促进国内仿制药生产等措施,降低药物价格。

世卫乙肝防治指南发布中文版 治愈乙肝或还需10年

  2015-05-15健康界作者:郝兰兰

  据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介绍,同一药物,治疗艾滋病用只需125元/月;治疗乙肝则需要1400元/月。

  日前,一位携带乙肝病毒的花季少女因无法忍受社会看法结束生命,这一事件引发各界对乙肝患者群体的再次关注。我国是世界上乙肝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同时,由于药物可及性差、治疗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乙肝患者就诊效果不甚理想。

  为进一步规范乙肝医疗行为,以有效药物防治乙肝,5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乙肝预防治疗指南》在中国发布。该指南是国际上首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进行预防、关怀和治疗的指南,以卫生管理人员和关护慢性乙肝患者的医务工作者为主要受众,旨在帮助中低收入国家加强乙肝预防、关怀和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乙肝预防治疗指南》英文版早于3月12日已经发布,当时在国际上引发关注。由于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患者众多,为提高各级政府、专业机构和社会公众的重视程度,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学分会联合世界卫生组织,推出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乙肝预防治疗指南》。

  乙肝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4年我国约有3000万乙肝患者,每年新发原发性肝癌病例约33万,新发肝硬化患者病例约90万,仅北京市每年新发原发性肝癌患者病例就在2500例左右。由此产生的疾病负担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

  乙肝治疗药物可及性差

  近年来,乙肝治疗药物在国内相继上市,一些药品价格能够被大多数患者接受,绝大多数地区将乙肝抗病毒药物纳入医保目录。但部分药物价格高,药品可及性差仍是困扰中国乙肝防治工作的一大障碍。

  例如,一些治疗乙肝的药物同时可以治疗艾滋病,但艾滋病药物通过政府集中采购,药价基本上在125元/月,同样的药物,如果是乙肝患者去购买的话,需要1400元/月。乙肝携带者雷闯长期从事乙肝公益事业,他希望能够通过药品集中采购降低乙肝药价。

  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肝炎司医学官员Essterbrook philipa也认为,应该通过集中采购等手段降低乙肝药价。

  世卫组织指南发布学术会上,将乙肝治疗药物纳入医保成为专家学者们讨论如何提高药物可及性的又一焦点。大家普遍认为应该将乙肝治疗药物纳入基本医保,以提高药物可及性。

  “部分高效低价抗病毒药物没有纳入医保,抗病毒药物价格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仍然偏高,难以保障患者有效获得低价抗病毒药物。”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魏来表示,这是乙肝治疗药物可及性差的一大原因。

  对此,雷闯建议,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将乙肝治疗药物纳入医保目录。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在2015年两会期间提出议案,建议将乙肝药物纳入基本医保目录。

  乙肝治疗水平参差不齐

  除了药物可及性有待提高,中国各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乙肝防治水平不一,缺乏统一的诊疗规范,这也是乙肝防治进程较慢的一个原因。

  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组织的全国乙型肝炎诊疗现状调查结果初步显示,中西部地区、二三线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工作者乙肝诊疗水平和素质与中部发达地区、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医务工作者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对新理论、新技术的理解不够深入,更无法很好地将其运用于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乙肝研究进展。

  甘肃省卫计委和青海省卫计委曾对两省医务工作者进行乙肝防治相关调查,结果不甚理想。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什么年龄最易转变为慢性乙肝、是否应该给乙肝病毒携带孕产妇注射乙肝球蛋白等专业问题的知晓率均在50%以下。

  “即使和乙肝打交道的科室人员,他们的知晓率也不是很好。”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张晓曙说,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医务工作者长期关注医疗,不会关注如何预防。另一方面是相关部门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相对固化。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乙肝预防治疗指南》获得了中国专家学者的认同。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刘晓峰认为,指南是规范医疗行为的指挥棒,国家各级医疗机构要积极按照指南的业务指导进行实际操作,完善技术流程。刘晓峰还建议要搞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技术方面的对口帮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尽管仍存在诸多挑战,但我国乙肝防治工作已取得部分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表示,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出现,治愈乙肝至少还需5-10年的时间。

上一篇:APASL乙肝指南与WHO指南对比分析
下一篇:世卫驻华代表:中国应确保乙肝治疗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