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召开:专家谈肝病认识误区


  第十一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在南宁召开,专家指出肝病认识误区

  肝癌不宜“下猛药” 长期斗争最有效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伍鸽玲

  10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在南宁召开。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5位院士以及国内外500多名肝癌防治专家汇聚一堂,就肝癌的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等展开学术交流。担任此次大会主席之一的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的叶胜龙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就群众日常生活中对肝病的一些认识误区给予了指正。

  肝癌容易“病从口入”

  肝癌占广西恶性肿瘤死亡率的40.04%,高发的市县主要集中在桂西南农村地区,以南宁周边的扶绥、武鸣、隆安3县为最,死亡率达50~60/10万。

  黄曲霉素B1的摄入、饮水污染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广西肝癌高发的主要因素。1990年之前的研究显示,广西肝癌高发区饮用水源种类(塘水、沟水、浅层过滤井水等),与当地的肝癌死亡率有密切关系。其中饮用塘水的死亡率为53.12/10万,以渗水浅井为主的死亡率为42.58/10万。

  广西在肝癌高发点改良饮用水,改水8年后,发病率从之前的78.52/10万下降至48.26/10万。同时,改变居民的主粮结构,减少玉米进食量。预防接种乙肝疫苗,也降低了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

  在临床上,广西于1978年在国内外首创导向治疗肝癌的方法;每年对近万名高危人群免费进行普查和监测。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广西高发现场肝癌死亡率稳中有降:1974年为72.37/10万,1997年为52.31/10万。发病年龄中位数推迟了10岁。

  乙肝“转阴”不等于治愈

  乙肝是广西肝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叶胜龙教授说,在世界上,中国是乙肝高发区,国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1.2亿人,占了总人口的10%。目前在医学上,对乙肝的治疗还比较困难。人们常听到的乙肝“转阴率”其实并不是指乙肝病毒的转阴,而只是乙肝病毒中的e抗原转变成e抗体,这跟治愈完全是两回事。

  从目前的医学水平看,治疗乙肝,只能是长期控制乙肝病毒,而不能全面杀灭乙肝病毒。治疗乙肝的目标是持续抑制病毒,延缓疾病进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学会与癌“和平共处”

  过去在治疗肝癌的时候,医生总把杀灭癌细胞的多少作为治疗好坏的依据。很多病人也特别注重自己体内的肿瘤的大小。其实,这种观念也有不科学的一面。

  叶胜龙教授说,治疗癌症,主要是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和存活时间。如果只注重杀灭体内癌细胞的数量,而忽视患者的承受能力,往往会出现癌细胞被大量杀灭,但患者身体却承受不了化疗而加速死亡的情况。因此,现在提倡“与癌和平共处”,就是说,癌症患者要学会接受癌的存在,在保证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治疗,而不能一味追求放疗、化疗杀灭癌细胞的指标。

  4种人群及早自查

  肝癌被称作是“癌症之王”,其死亡率非常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部分肝癌患者经过治疗也可以长期生存,而这主要取决于是否是小肝癌(肿瘤小于5厘米)。据介绍,小肝癌切除后,患者的生存率是大肝癌的1倍。

  如果肝脏肿瘤在发现时还比较小,手术的效果就比较好。但早期的肝癌很多都无明显症状,大部分病人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如何早期发现?叶胜龙教授认为,肝癌高危人群:有乙肝病史者、35岁以上的男性、45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最常见的检查手段是甲胎蛋白检测和B超检查。其中B超检查可发现90%的肝癌,能发现小于2厘米微小肝癌,是最简单、经济的检查方法。

上一篇:肝癌早期症状
下一篇:饮酒是肝癌主要诱因